平时生活中有很多消费者都喜欢闲来无事掏耳朵,只要感受到耳朵痒就会掏,结果越淘越痒。最后把耳朵掏疼了,听力也下降了。
经常清理耳朵会影响听力吗?
科学的掏耳朵不会对听力造成影响。耳屎(也就是耵聍)对中耳以及内耳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通过我们平时的正常运动,耳屎是可以自行掉落的,所以不建议经常掏耳朵。但如果平时耳屎比较多,或者经常感觉耳朵痒,一定需要掏耳朵的话,建议用棉棒稍微转一转耳道即可,不可太过用力导致耳道壁受伤甚至鼓膜破损。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的学名是“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液体。耵聍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如果耳屎给您添堵了,肿么办?
此时是可考虑自行挖耳,但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最好是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挖耳)。
2)不要频繁挖耳,一般应1周左右1次。若长期不挖耳朵而形成了耵聍栓塞,这时应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用专门器械取出,然后坚持用抗生素滴耳剂预防感染。
总之,自行挖耳朵虽然爽快一时,但却可能影响听力。如果长期不掏耳朵而形成了耵聍栓塞,应到正规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