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朋友们通常会遭遇听力损失的困扰,其实,老年性耳聋的形成是自然规律在人体发展中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采用正规的途径去选择解决方案。 助听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特别是有的老人听力下降,需要借助助听器来满足对外界的声音。
助听器验配高频和低频什么意思?
我们人耳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声音分为低频、中频、高频。
低频:声音听起来低沉,言语声能量高、传播距离远、容易被听到
高频:声音听起来尖锐,言语声能量低、传播距离近、不容易被听到
低频决定能不能听到声音,高频决定能不能听的清楚高频言语声包含的言语可懂度高,当高频听不到时,言语清晰度会受到影响所以,高频对言语清晰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高频比低频严重在日常听声上有什么表现?
* 安静环境下和别人慢点说话能听到听得懂,嘈杂环境和多人交谈就很吃力。
* 很多声音能听到,但是听不清,特别是比较尖锐的声音或者女生说话声;
* 言语中一些高频词汇诸如zhi、chi、si等会听不清,发音和吐字不清楚,高频主要负责言语的清晰度,而且 大多数的高频声音多为清辅音,主要靠口型和气息控制发音,说话时响度不大,一带而过,不轻易被发 现。
* 听声音不自然不舒服;
* 听不到鸟叫声或者风吹树叶的沙沙飞机声等频率较高的声音。
低于1000HZ的声音有水龙头的水流声,小狗的叫声、汽车声等,是低频患者不容易听清的声音;高于2000HZ的声音有电话铃声、鸟叫声、飞机声等,这些都是高频患者很难捕获的声音。高频和低频的听损患者只是对不同声音频率接受能力不同,不代表完全听不到某个频段的音量,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为什么听损一般都是高频比低频严重?
首先,声音进入内耳后,会从耳蜗的蜗底向蜗顶传送,其中蜗底更多接收高频音,蜗顶更多接收低频音。但因为蜗底处于大门位置,不管是高频音还是低频音都会从这里路过,所以更加容易疲劳和受损害。在实际验配工作中,一般发现听力损失时都是从高频会差于低频开始。
其次,外伤、缺血、缺氧、疱疹病毒等理化环境的变化,会先影响到感受高频的外层听神经,来自蜗顶的传送低频音的听神经位于中心,更不易受影响。
第三、研究表明,噪声性的听力损失常常位于噪声频率之上的一倍频程处。外耳道自然共振峰值为2kHz4kHz,故最容易导致4kHz-6kHz这样的高频率范围内出现听力损失。
总结一下:
高频听损是一种常出现,却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听损。高频听损在验配时助听器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选择时最好选择开放式验配、音质出色和通道较多的型号。尽量双耳验配,这一点其实适用于所有双耳听损无特殊病症的听损朋友。
很多高频听损朋友因为安静环境可以听清,期待着可以拖延自愈或因此自卑、抑郁,假如您此时此刻也刚好陷入了这个困境,“那么我很想告诉您:‘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请您努力康复,避免拖延,奋力前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