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的助听器能够帮助听力损失患者获得最好的言语可懂度,即最大程度的帮助耳聋患者恢复听力 ,听懂我们正常说话的声音。但是像打电话、听音乐看电视等的效果也要因人而异,如果说患者的言语分辨能力较好,那么他戴助听器看电视打电话效果也会相对较好。
为什么初次佩戴助听器的听损用户不建议声音调得太大?
在最初使用时,助听器的音量应调小点,先练习适应自己的声音。声音经过助听器的作用后,听起来会觉得与以前不同。因此,在开始时,音量调整在舒适的程度即可,不要在意有些字没能马上听得清楚。如果不能马上听懂细小的声音、远处的谈话声或嘈杂环境里的对话,不必觉得惊惶失措。
初次佩戴助听器的建议
*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第一次使用助听器的时候会觉得听到的声音有些刺耳。
* 大多数患有听力损失的人们在拿到助听器之前,通常会等待很长一段时间,这会使他们逐渐忘记正常听力水平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第一次戴上助听器的时候,会觉得身边人们的说话声和交通噪音特别刺耳的原因。一般来讲,戴上助听器后听到的声音会与正常听力情况下所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
* 请不要将助听器与眼镜相比较。当您第一次戴上眼镜的时候,会马上看到戴与不戴的差别。然而,戴上助听器后,听力条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需要人们去适应的。
* 对助听器进行适应的一个有效办法是听力训练。然而,这需要您不间断的使用助听器,即使有时会感到疲惫和烦躁,也尽量不要把助听器丢在一边。另外,您需要与耳科医生和验配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将平时的听觉感受及时的反馈给他们,以便更好的为您调试,帮助您尽快适应。
* 适应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当您对自己的助听器越发熟悉的时候,您便可以告诉验配师哪一种声音听起来离您非常近。这时验配师便会更有针对性的帮您调试助听器,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
* 首次使用助听器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您可以告诉耳科医生和验配师您的期望和使用感受。
* 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和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您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不同阶段的期望等等。这样,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会对您的适应过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给大脑点时间
对于初次配戴助听器的弱听人士来说,你可能是在听不到声音的很多年后才开始使用助听器,这意味着你一直以来并没有听到周围的背景声音。所以,当你开始戴助听器的时,那些你之前从来没有听到的噪音被助听器放大后会变得比较大。
正是戴助听器后听到这些声音和不戴助听器时听不到这些声音的对比,让你觉得助听后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突兀,甚至会让你产生排斥情绪。
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你的眼睛在黑暗的房间里呆了一整天后需要适应阳光一样。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呆了很久很久,然后走到外面的太阳下,你的眼睛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才能完全适应光线。(眼睛适应光需要点时间,耳朵适应声音亦如此)初次佩戴助听器听声音也同样如此,且对声音的适应因人而异。
对有些弱听人士来说,他们的耳朵和大脑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去适应声音,但对有些弱听人士来说,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大脑具有可塑性。在这段时间里,你的大脑经历了一个“重组”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它就会知道哪些声音是重要的,哪些声音是不重要的。
(给大脑点时间进行“重组”)一旦大脑开始学习哪些声音是不重要的,它就会开始过滤掉这些声音,你就不会再为这些不重要的声音投入过多的注意力,也就不会因此而感到助听器听到的声音很吵了。
大脑调整和适应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几个因素:年龄、听力损失的程度、患听力损失但未佩戴助听器的时间长短。一般来说,年轻人会适应得更快一些,而听力损失十余年才配戴助听器的老年人则相对慢些,所以,请给老年弱听人士多点时间适应,别急!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