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戴助听器不会损伤听力,但耳机会损伤听力?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为什么戴助听器不会损伤听力,但耳机会损伤听力? 2020-06-24
     之前经常收到询问:“戴耳机会损害听力,那我们每天带着的助听器呢?会不会也伤害听力,越戴越聋呢?”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能问这个问题,说明他们已经踏上了听力康复之路。



为什么戴助听器不会损伤听力,但耳机会损伤听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损伤听力”的概念。这里指的损伤,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加速损伤”。人的听毛细胞不可再生,这个你是知道的。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听毛细胞会逐渐老化和死亡。因此,本身“听力就是逐渐下降的”,是一个长期过程,耳朵就是一个用啊用,就不行了。这个打个比方,有点儿像咱们说的机器,有磨合期,稳定期,磨损期。。但对于健听人来说,这种缓慢的正常的因为使用而产生的下降,是正常的,并不需要被认定为“听力损伤”,直到老了发生耳背。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耳机损伤听力的问题。
1,耳机的佩戴,对于大多数人,不是持续的。而是戴一段时间不戴了。因此,这种习惯并不会“加速损伤”。
2,但是,比如我们坐地铁、坐火车、坐飞机,背景噪声一般在70分贝以上,为了能提高识别率,这时候我们对耳机声音音量的放大,会比安静环境下大不少。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过于频繁,时间一长就会有明显的听力损伤。因此,一般建议耳机的使用,半小时之后就休息一下。或者长时间使用后,得放空一下。



接下来,咱们说助听器。
1,首先需要知道,助听器也是耳机的一种,而且是根据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程度去放大。如果长期使用,会不会引起听力下降呢?会,但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
2,助听器会影响听力进一步下降。但因为听得好了,我们大脑对声音的印象记忆能力也提升了。与不戴相比,应该说是另一个层面的“提高”。这个是和耳机不同的一点。耳机是辅听,不用的话大脑对声音的识别记忆也不影响;助听器是补偿听力去听,和大脑有关系。前者使用不当,会损伤正常听力。后者不是不损伤,而是本身听力不够大脑形成好的识别和记忆。

3,助听器戴上既然会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那需要做什么呢?

首先,就是精准的验配,不要过度补偿。如果能精准验配,那么助听器放大的声音,是在可承受范围。毕竟也是利用残余听毛细胞。只要不过度补偿,听力的下降和正常下降一样,都是用啊用就逐渐下降。
其次,助听器的使用,提倡多佩戴的原因是保留大脑对声音的敏感度;但是在睡觉休息等时间里,如果注意作息,同时注意不吃刺激性食物、少发烧感冒等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能够减缓听力下降的速度。

助听器其实是属于耳机的一类的,我们都戴过耳机,在戴耳机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的,即为持续一段时间后就摘下的,但是当我们做地铁,公交的时候,周围噪音是会超过70分贝以上的,我们为了能够听清,会不自觉的加大耳机内的音量。因此一旦长时间的且高音量的佩戴耳机是会加速我们的听力损失的.



如果你是正确的佩戴助听器,且是经过专业的验配过后才进行佩戴的话,那么你是不会造成听力损失的,反之如果你未进行验配,直接佩戴了一个于自己听力损失不相符的助听器,那么自然,你佩戴助听器后不仅不能保护残余听力,还会使自己的听力进一步下降,造成更为严重的听力损失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