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助听器佩戴会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验配中心的时候,佩戴助听器的效果很满意,听的很舒适,但一出验配中心,回到家里,就觉得助听器的效果没有在验配中心的时候好了。会觉得听不清楚,和家人、邻居对话也没有像和验配师对话那么顺畅,在比较嘈杂的环境,如超市、大马路上,会觉得听得很吵,甚至很想把助听器拿掉。
助听器配好后回家听啥声音都好大,怎么办?
事实上,大部分的效果是很好的,只能说因人而异。今天,我们向大家解释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一:聆听环境变化,助听效果与聆听环境有很大关系
相较于验配中心的聆听环境,家里或户外可能空间较大、噪音较多,听力正常者都能感到明显不同,对于弱听人士来说,助听效果肯定是会打一些折扣的。
解决方案
1: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和一成不变的,弱听人士需要一个适应期:
先安静、简单的聆听环境,再嘈杂、复杂的聆听环境;先短时间佩戴,再长时间佩戴;先较少增益,再较多增益......循序渐进,方能适应助听器。
2: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从验配中心调一次后就不用调的。
弱听人士回去后,随着聆听环境的改变,建议记录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聆听困难,包括各种声音的强度大小和音质情况,例如风噪声太大,户外噪声太吵,女儿说话声太尖,儿子说话声太粗。
待到下次回访时,验配师可以根据这些描述,进行对症调试。多次回访调试即可慢慢解决弱听人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聆听困难。
二:误操作机身按钮,这绝对是相当常见的情况。
助听器小巧精细,机身上一般都有些供弱听人士调节的按钮。
对于初次使用助听器的人士,尤其是老年人,验配师在教导其使用助听器后,可能回家后由于没记牢按键的功能,按错或不小心碰到,以至于切换到了错误的聆听模式。
解决方案:不得不说,助听器机身上的按钮给弱听人士带来更多自主、个性选择,但碰到上面的“错误”确实影响聆听效果。
1:建议弱听人士在碰到这类情况时,联系验配师,详细了解按钮的操作方式,或查看助听器使用说明书,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改善助听体验。
2:当然,对于那些手脚不便、记忆力较差的老人,建议验配师可关闭按钮的功能,以免弱听人士调“坏了”。
三:进声口、出声口等堵塞
助听器从收集声音、传导声音,最后到传出声音,中间需要经过许多“通道”,任何一个“通道”受阻都会影响聆听效果。
解决方案:
1:通常此类问题很容易通过助听器自检排除故障,如果弱听人士无法解决,建议及时到验配中心让验配师处理。
2:为了将此类问题防范于未然,建议弱听人士日常做好防尘、防水、防耳垢、防震工作,建议验配师定期提醒弱听人士去验配中心做全面的维护、保养。
四:测听有误或听力变化
由于目前大部分助听器都是电脑编程的全数字助听器,验配师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情况进行调节,所以,如果纯音测听的结果不准确或听力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助听器内部参数,从而影响弱听人士的佩戴助听效果。
这种结果误差带来的影响,可能弱听人士在安静环境中感受不出来,但嘈杂的复杂环境下影响可就不容乐观了。
解决方案:
1:纯音测听是助听器验配师的基本技能,但有时越简单的技能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掉以轻心。
2:弱听人士本身的听力变化在短期通常较小,但对于部分弱听人士,常为患有耳科疾病者,如中耳炎、大前庭,会出现波动性听力损失。
这时建议,一是就医控制耳科疾病,二是视情况暂停佩戴助听器,待听力稳定后重测听力,再进行助听器调试。
通常来说,验配师都会建议刚调试完的助听器佩戴者,先不着急回家,可利用验配中心周围的一些不同的声音环境下进行感受,如有不合适的地方,记录并描述出来,进行再一次的调试。如果您到家经过一段时间还无法适应,那请您及时联系您的验配师,并详细告诉他(她)关于您的听声问题,相信他(她)会很愿意为您再次调试,直至您听的满意。
对于听力损失患者而言,原先客观存在的小声是听不见的,而戴上助听器以后,这些小声都被放大,都听得见了,患者误以为是噪声,其实这是生活环境中本该有的声音,只是听损患者太久没有听到这些声音,已经不习惯这些声音了。这种情况一般适应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慢慢习惯。如果实在觉得不舒适,可以去验配中心反映进行调节。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