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迟发型听力损失发病高,且常被忽视。婴儿或儿童期的听力障碍可导致生活中的困难,包括听力和口语能力、识字能力、学习成绩和长期工作机会等。未经干预的听力损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在校表现,单侧听力损失儿童留级的可能性比同龄听力正常人高10倍。
儿童听力损失什么时候需要配戴助听器?
儿童听力损失程度每个人轻重不一,然而不同家长面对孩子不同的听力损失,却有不同的态度与观念。一部分儿童的听力损失比较严重,家长们大多会重视起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尽自已经济能力地选配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另一部分儿童的听力损失比较轻,日常能听到大部分的响声,家长因此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听力只是轻度或中度听力损失,不影响任何人;家长还会认为,孩子听力只有一点点下降,但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恢复正常;所以,听力较轻的孩子不需要配助听器。
事实上:
儿童听力损失的听力康复要“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一旦确诊孩子听力有损失且无法治愈,即使只是较轻的听力损失,也会大大影响其言语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尽早选配助听器与进行语言康复训练。6个月内干预,越早越好。婴儿3~6个月开始寻找声音方向,对人声和音乐声有反应,6~12个月能熟练地分辨出声音的方向,但听障儿童既不能确定声音方向也不能辨别不同的声音。

确诊为听力损失的宝宝,干预越早,效果越好。人类学习语言的第一步是察觉感知声音,然后才能辨别模仿声音,逐步形成言语。只有听到了声音,才能学习语言。三岁以前是人类成长过程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即使宝宝有轻度听力损失,也能够导致言语障碍,甚至智力发展迟缓。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尽早进行干预,其听觉器官才能感受到声音,满足了语言学习的先决条件,言语和认知功能才可能得到正常发育。
不管听力损失的程度是轻度或极重度,只要是智力发育正常的宝宝,一般在6月前接受干预和康复训练,宝宝的听觉语言能力可以的到快速发展,大多数能够通过听说交流,参与社会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正常同龄孩子的水平。哪怕是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宝宝,只要早期发现,认真配合医生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听觉语言发育能力和仅有轻度听力损失的宝宝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