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对听力影响的多大?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中耳炎对听力影响的多大? 2020-02-20
       宝宝哭着抓耳朵,可能得中耳炎了婴幼儿急性中耳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在临床上仅次于感冒,也是感冒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儿科医生开出抗生素处方最多的疾病就是急性中耳炎。



中耳炎对听力影响的多大?

       中耳炎会影响鼓膜的,让鼓膜出现炎症会直接影响听力的。炎症可使鼓膜穿孔,在临床上表现为耳流脓和听力减退。炎症累及听骨,使之腐蚀造成听骨链中断,中耳增压和扩音作用完全消失,以致听力下降更明显。长期流脓尤其是胆脂瘤型中耳炎,毒素或细菌进入内耳可导致内耳感音功能减退或消失,听力检查属混合性聋。得了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耳朵会长期、反复的流脓,另外,炎症会破坏听小骨,细菌毒素会损害听神经,最终就能引起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发生为耳聋。

       大部分的中耳炎会影响听力,导致中度到轻度的听力损失,短期内会导致传导性耳聋,长期发展还会导致混合性耳聋。



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杀手

       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会导致鼓膜增厚,中耳积液,若中耳积液得不到有效处理会导致中耳听骨链粘连运动受限引起传导性耳聋。一般来讲根据循症医学的证据,从开始发病到三个月以后,大部分小朋友的中耳积液会消退,但是仍有小部分的儿童积液不消退中耳的黏液样积液变成胶冻状,从而影响听力,这种情况需要中耳置管手术才能恢复听力。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中耳藏在耳朵里头,病菌是怎么跑进去的呢?答案很简单:人的鼻咽部与耳部是通过咽鼓管相连的,婴幼儿的咽鼓管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正好与中耳相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细菌常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病毒常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尽管病毒也可以导致中耳炎,但总的来说,急性中耳炎仍以细菌感染为主。急性中耳炎患儿常常表现为耳朵疼痛,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朵,伴发热、拒绝吃奶等症状。



       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能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痊愈并且不留后遗症。对于婴幼儿急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2013年初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儿童急性中耳炎诊治指南》,为6个月~12岁儿童的无并发症急性中耳炎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这些推荐意见是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提供了更严格的急性中耳炎诊断标准,旨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如何处理和预防中耳积液

1、明确中耳积液的原因,单侧成年人中耳积液需要做鼻咽镜排除鼻咽部的肿瘤,耳痛则要明确是否有增殖体肥大。
2、对于儿童来讲上呼吸道感染和腺样体肥大是主要原因。

3、有研究表明二手烟属于高危因素,因此家长必须给小朋友一个没二手烟的环境;责任重大,防病永远比治病重要。



慢性中耳炎会影响听力及如何处理
1、慢性中耳炎常常导致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活动受限,也会导致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条件允许的可以考虑手术。
2、年龄太大或全身状况不耐受手术的,可以考虑控制炎症后佩戴助听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