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手机功能变得越来越多,很多人在使用手机的时候都会用到耳机,它可以用来打电话,也可以用来听音乐。
经常戴耳机会影响到听力吗?为什么?
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再通过听神经传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于是就听到了声音。
人耳一般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听力对500-1000赫兹这个声波频率较为敏感,对处于2000-4000赫兹的噪声却不敏感,长期使用耳机,听力会在高频声波部分(2000-4000赫兹)受到损伤。所以即使听力已经受损,我们却很难察觉,当有所察觉时,听力的损伤已经较为严重,可能会造成噪声性耳聋。
听力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噪声,噪声性听力下降可分为慢性与急性。急性损伤就是近距离、突发性的强噪声。而慢性的话,就是长期接触导致的慢性听力损害。例如长时间听耳机,声压集中地传递到鼓膜上,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而且由于长期过量的刺激,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损害,导致耳鸣、重听以及耳朵疼痛,甚至听力下降。
有医学资料表明,当音量超过85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听觉疲劳;当音量高达110分贝以上时,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逆性听力损伤。而耳机的音量输出一般在84分贝左右,有些高频范围能达到120分贝,这样的音量对听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听力受损首先出现的是高频听力下降,而我们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语言频率并未受影响,所以早期常被忽视。
扩展资料:正确佩戴使用耳机的方法如下
1 、减少耳机使用时间,严格遵循“60-60”原则。
所谓“60-60”原则是指一种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即:使用耳机时,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能调至更低最好;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成人每天戴耳机不要超过3~4小时,未成年人不超过2小时,并且每次佩戴耳机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千万别戴着耳机睡觉。
睡觉过程中姿势难以掌控,在造成噪声伤害的同时也容易压迫耳机,给脆弱的耳朵带来物理伤害。
3、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听音乐。
当你发现在嘈杂环境中音量调大到60%的时候还听不清那就该摘下耳机了,再接着听只会损伤耳朵。
4、使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
尽量用耳罩式耳机;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耳机;尽量用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因为主动降噪耳机可以减少听音乐时的噪音影响,从另一方面帮助我们降低耳机音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