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宝宝从1岁左右就开始往外“蹦字”了,但有的孩子却迟迟不肯说话,并且发音还含糊不清。
许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担心孩子语言发育有问题,但也有必要考虑到是否是听力存在问题。
虽然如今新生儿听力筛查得到了有效普及,但孩子生下来听力正常并不能代表以后听力就不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迟发性听力损失的情况。
迟发性听力损失指出生时听力正常,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的永久性听力损失。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发病年龄不一致,有的发生在出生后半岁左右,有的发生在一两岁,也有的在三四岁才出现。
有人觉得既然是有听力损失怎么能学会说话呢?这也是许多人存在的误区,认为孩子能听见就是听力没有问题,其实听力障碍也有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的区分,听力损失不代表完全听不见声音。
除了迟发性听力损失,还有可能是后天造成的听力损失,孩子对此并不了解,很多家长也难以察觉,但只要发现孩子存在听力问题,家长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尽管是轻度听力障碍,也不能放弃干预和治疗,可以通过人工耳蜗或者是助听器等听力辅具帮助为孩子提供听力辅助。
事实上即使是最轻微的听力障碍对于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不只是学说话晚、发音含糊不清的问题,如果听力一直无法得到合理干预,孩子长大了后在学习、生活上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