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家庭溺爱、交往面窄,容易出现任性、依赖、自卑、内向等性格特征。在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以积极的心态帮助孩子克服行为、身心方面的障碍,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将会促进他的全面康复。
如何指导听障儿童适应聆听环境?
1、养成聆听的习惯
首先要训练他们会感觉声音的有和无。可以指导他们做一些与声音有无有关的游戏。
2、学会辨别声音
就是让听障儿童知道不同的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练习听觉认知
特别是对语声的认知训练要结合听障儿童的语言听阈、听觉舒适阈、言语接受能力以及听觉动态范围进行,应从易于分辨的单词开始,逐渐过渡到不易分辨的单词和句子。
4、听觉记忆练习
这种练习,让听障儿童不但当时能记住听到的内容,而且延迟一定时间后仍能再次确认,解决他们“学得慢、忘得快”的难题。
5、听觉理解训练
训练他们对语言的理解时,要从借助于情景过渡到自然的场面,争取让他们在一般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语言或谈话的内容。
在指导听障儿童进行听觉康复训练时,一定要注意与健听儿童的共同活动。这一方面可提高他们呢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听觉发育和语言发育也有促进作用。
那么应如何来培养听障儿童的聆听能力呢?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一是培养和建立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二是培养和建立的操作模式。
一、培养和建立程序:与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相同,分为4段渐进的水平。第一阶段声音察觉,即儿童能感知声音的存在,是最基本的听觉水平;第二阶段,声音辨别,即儿童判定听到的声音是相同还是相异,从而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听觉水平;第三阶段,声音识别,是儿童能够将听觉刺激与发声客体进行标识的一种听觉水平;第四阶段,声音理解,既儿童能够通过听觉理解语言的含义,是一种较高的听觉水平。
二、培养和建立的内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以及聆听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效果,因此,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康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聆听能力发展的4种基础水平进行如下的分解:
1、声音察觉阶段,其内容为:A听觉游戏条件反应的建立;B自发性机警反应的建立;C对自然环境声和音乐的感知。
实施方法:A用鼓(或声响玩具)发声给予刺激,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有无,听到举手或拍手;B突然给一个强声刺激(可以是言语声),引起注意;
2、声音辨别阶段,其内容为:区分声音的时长、响度和音调。
实施方法:A辨别声音的长短,要求孩子连续发音,发长音画长线,发短音画短线;B各种乐器或发声物发声,声音大时,孩子就重重拍手,声音小时,就轻轻拍手;C可用发声物发出不同频率的音响给孩子听,并要求听到低音学牛叫,听到高声学鸭子叫。还可以让孩子直接模仿听到的声音。
3、声音识别阶段,其内容为:A对语音超音段特性的分辨;B对单词不同的分辨;C对音节相同但辅音及元音信息不同的分辨;D对发音方式、方法和部位的分辨;E在短语中对关键成分的识别;F在噪音和距离变化条件下的语言识别。
实施方法:A听辩音素,首先是听辩元音,然后是听辩辅音。听辩音素训练,应该在孩子有一定词语的基础上,在学习并掌握音素发声的基础之上进行。B音节的辩音练习是语音听辩训练的重点,其作法也有多种形式。如听辩wa和ba,先教孩子在视觉辅助下训练,再完全凭听觉辩音。听见wa拿wa的卡片。听见ba拿ba的卡片等等。
4、声音理解阶段,其内容为:A对日常短语或熟语的理解;B对连续语言的理解;C对简短故事中顺序关系的理解;D在噪音环境中理解对话;E对拟声或抽象语言的理解。
实施方法:A听辩句子的训练,主要采取听从指令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要每天进行,逐步扩展句子,并贯穿于正规教学于非正规教学之中。B对话训练要贯穿于孩子生活和教学活动的始终。即引导孩子之间对话,在表达和游戏中对话。对话要讲孩子愿意听、愿意说的内容,要考虑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与回答的能力,逐步提高训练程度。C讲故事,最好利用图画,必要时掺入动作和表情。讲故事所用的语言要绝大部分为孩子所熟悉,故事内容简短,情节要吸引孩子,故事情节一旦吸引孩子,言语听觉训练的效果就可以得到保证。
在这里我们再次强调听障儿童从康复开始就要把听觉训练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听见和聆听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听见是一个生理过程,而聆听更多的是一个心理过程,它的发展要经过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听觉理解四个连续的阶段,这四个阶段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呈螺旋式上升。实际上就是对声音反复认识、辨别、记忆,最后形成听觉概念的循序渐进过程。合适的听力补偿和听力重建是康复训练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验配了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