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和利用耳聋小儿的残余听力?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如何保护和利用耳聋小儿的残余听力? 2019-08-03
先天性的耳聋患者都是从出生就伴随着无声的世界,小儿耳聋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个群体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关怀,因为小儿耳聋可能间接导致小孩的语言障碍,影响其一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先天性耳聋都是完全听不到声音的,有些小孩子的情况比较好,一般会有残存的听力存在。

如何保护和利用耳聋小儿的残余听力?
婴幼儿期(0-3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听力有损失的孩子来说,在这个时期尽早对他们进行听力干预,可以为他们将来言语的全面康复和发展建立基础。儿童选择助听器的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早”,即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一旦错过了这个康复时期,儿童掌握语言就有很大的困难了。0--3岁是儿童学语言的最佳期,干预应该在这个时期内进行,否则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耳聋对孩子对听力、语言发育方面的影响。

如何保护孩子的残余听力?
1、病毒感染性疾病需预防。病毒感染引起的耳聋一般较难医治,尤其是听觉器官已有病损,如再遭受病毒侵袭,有可能使其残存听力进一步发展或恶化。所以,要特别注意和关心聋儿的健康情况。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常可导致耳聋,比较常见的感冒以及在儿童中颇易感染流行的麻疹、腮腺炎等,都是病毒感染所致。

2、对耳毒性抗生素要避免使用。目前医院经常使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对听力的损害非常严重,这类药物对耳的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当患儿患病就医时,应首先告诉医生孩子患有耳聋,在用药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耳有毒害的药物。

3、鼻、咽部疾病要注意预防和医治。聋儿如患急性鼻咽部疾病,如急性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时,或原鼻咽部已患有慢性疾病要积极医治。因这些部位发病,其炎症可蔓延至鼻咽部的咽鼓管,引起咽鼓管的阻塞,不利于中耳内气压平衡和分泌物的排泄,致使原有耳聋程度加重。

4、注意残存听力的保健。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孩子,用药虽不可提高听力,但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对听觉神经和听觉细胞代谢有补益的药物,如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等,尽量控制和减缓耳聋进一步发展。还可适当食用一些瘦肉、肝以及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与蔬菜。每日坚持按摩聋儿的耳屏前方的穴位,有益于残存听力的保护。

儿童学习语言其实就是一个模仿说话的过程,只有听到清晰完整的言语信号才能正确发音,并且纠正错误的发音。所以,助听器的清晰度越高,舒适度越高,孩子听到的声音就越清晰完整,给孩子带来的听力帮助就越大。为了孩子能和听力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融入正常孩子的集体,在选择助听器上一般建议中低档以上的全数字助听器产品,以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原则上医院听力筛查三次不通过,就可以佩戴助听器了。不提倡3个月内就佩戴。

有人认为,患儿已经只剩下一点儿残余听力了,早用助听器不是会损坏其听力吗?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声音是可能损伤听力,可是有了听力不利用,留着干什么呢?如果在幼年利用助听器能够学会语言,那是从一个残疾人变为非残疾人的飞跃!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