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值达到多少是最好的?该如何保护听力? - 听力常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听力值达到多少是最好的?该如何保护听力? 2022-03-25
       现在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的视力,说话的能力,但是有很少人去关注听力,其实听力也是大脑发育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视力不好,就意味着这扇窗户要关上了。然而,大家往往忽略了对听力的保护。实际上,听力对人体健康一样重要。



听力值达到多少是最好的?该如何保护听力?


       25分贝以内被认为是正常听力,25-40分贝被认为是轻度听力障碍,而在国内,直到70-80分贝才被认为是有听力障碍,听力下降会导致交往产生障碍,因此耳朵问题不可小视。如果出现异常,建议进一步的检查耳部情况,可以进行下耳内镜的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尽快的治疗,避免听力再次下降。


       人的耳朵并不能听到宇宙间的一切声音,有一定的范围,平均是20-20000赫。人们的听觉主要用来听语言,而语言的频率并不宽,其主要范围是在500-3000赫。

       因此,科学家把500赫、1000赫、2000赫这3个代表性频率叫做语言频率。听力的计算,便是用这3个音频检查所得分贝数加起来除以3,所得平均数就是人耳的听力水平。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


       1、控制好音量:
       生活中,低于 85 分贝水平是安全音量,且持续时间不超过 8 个小时。要控制好在这个音量范围内,保护耳朵听力。用耳机听音乐的时候,音量一定要低于最大音量的百分之六十。

       2、控制音频设备的时间:
       在用耳机、音响听音乐时,虽然是在低音量环境下欣赏,不会对耳朵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长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听觉的。不间断地听音乐时间不要超过六十分钟。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最好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另外,与耳塞式耳机相比,头戴式耳机是更好的选择。因此,要控制好使用时间减少接触噪音。

       3、保持乐观情绪

       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导致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易发生突聋。除此之外,当今人们工作竞争大、压力负担大,适当地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



       4、注意让听觉器官休息:
       去KTV、酒吧等嘈杂的场所时,不要长时间呆在这样的听觉环境。要不时离开,让听觉器官得到短暂休息,有助于减少接触噪声过长而造成伤害。

       5、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态

       我们可以多食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C等对听觉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的食物。



       6、慎用药物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接触溶剂、毒素或服用药物前,需仔细了解其中的风险。

       7、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
       如果出现耳鸣,听觉有困难时,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过长时无法挽回听力治疗。

       8、听力也要健康检查
       很多人会定期健康检查,然而却时常遗忘听力的项目。生活在充满刺声音刺激的年代,定期安排听力检查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在高噪音环境的工作人员,更应定期听力筛检,才能确保听力健康。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闽网药信备字〔2025〕00102号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