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耳印模是助听器验配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耳印模制取是否正确关系到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例如耳印模过大,会导致用户佩戴助听器时闷胀、疼痛等;耳印模过小,则会导致啸叫、松脱问题。
助听器的耳印模制取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1.注意观察外耳道和鼓膜
检查耳朵时,如发现外耳道有红肿、渗出,制取耳印模时会引起患者疼痛,甚至引起感染,应等局部皮肤恢复完好后再取印模。
2.以下情况需专业人士认可才能取印模。
(1)手术后未完全康复(3个月内);
(2)残余术腔(中耳乳突根治术后、中耳探查术后);
(3)耵聍栓塞、太硬或耳异物、新生物等。;
(4)鼓膜穿孔;
(5)外耳道急性、慢性炎症;
(6)外耳道塌陷;
(7)化脓性中耳炎。
3.正确放置棉障
棉障有保护鼓膜的作用,并防止印模材料注入过深,棉障的大小要根据患者外耳道的横截面确定,棉障四周要能接触到外耳道周壁的皮肤,否则印模材料容易越过棉障伤及鼓膜或造成取出困难;棉障也不能太大,以免导致放置位置过深。棉障的位置应超过第二道弯,视具体佩戴的助听器类型而定。
耳模是一个声学耦合腔,将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传送至鼓膜处,在选配助听器的过程中,耳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基本功能有:将放大的声音密封在耳道内;建立耳与助听器之间的声学连接;将助听器固定在耳上;保持和改善助听器的输出与频响;佩戴舒适。而耳印模的制取也是从事助听器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耳印模制取的好坏关系到耳模和耳内式助听器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