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家里老人配个助听器,要从哪些方面先了解一下?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想给家里老人配个助听器,要从哪些方面先了解一下? 2023-07-25
      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家每户都老年人耳聋。老年人耳聋以后会产生很多不便,这些不便往往会造成种种危害,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家庭和社会。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关注老年性耳聋,并以实际行动去为听障老人解决听力问题,其中,最主要方式的就是为他们配助听器。



想给家里老人配个助听器,要从哪些方面先了解一下?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主要考虑功率、清晰舒适度、还有自身佩戴的便捷性等各方面考虑,具体的建议到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听力检测,根据听力情况,耳道情况,自身的需求等,验配师会给出合理的建议,可以根据试戴体验和验配师的建议,来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



      验配助听器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以下是给老年人验配助听器前必须要知道的一些事:
      (1)打算验配助听器前一定要有耳科医生的明确诊断。需要排除突发性耳聋(药物治疗)、中耳炎、外耳道耵聍(耳屎)栓塞或听神经瘤等情况,以免延误了治疗时机,并采用了错误的方式来处理听力下降。
      (2)必须进行听力学测试。听力学测试一方面有助于诊断,另一方面,助听器的验配过程中需要根据听力图进行调试,每个人在不同的频率上听力损失的程度不一样,助听器调试时需要在不同的频率上设置相应的补偿参数,专业的听力测试结果是保证助听器验配效果的前提。
      (3)助听器的验配往往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首次验配佩戴助听器回家后需要认真去感受生活中各种环境和各种声音的聆听体验,一般经过2~4周的体验,明确哪些声音听得好,哪些听得不好,再回去找验配师进行进一步调试,一般佩戴的前三个月是关键的适应和调整期,感觉会越来越好,之后可以每半年到一年再返回评估一次。因此,强烈反对进行一次性网购助听器(没有后续服务),基本是浪费钱。
      (4)尽可能双耳验配。不要认为一侧耳朵戴助听器后可以交流就行了,就不舍得给对侧耳也配了。因为双耳聆听不但可以有更好的聆听体验,对声源的定位能力更好,更重要的是双耳佩戴助听器可以避免听觉剥夺的问题,听觉剥夺是指如果一个耳朵佩戴了助听器听得比较好,对侧没有佩戴助听器的耳朵听力就会越来越差(用进废退)。因此,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买一个好的助听器,不如买两个相对便宜的助听器。

      (5)不同类型的助听器各有利弊。耳道式助听器比较隐蔽,但对于年纪较大、手不灵活的人却不适用,因为佩戴不方便,还容易丢。耳背式助听器体积更大,不够隐蔽,但佩戴相对方便。



      面对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障碍及言语交流障碍,及早进行精细化听力测试以及高性能助听器选配,不仅提高可听度,防止听觉剥夺,还能在噪音环境下提高频率解析能力与时域解析能力。另外,学习掌握助听器性能,也是实现最佳聆听效果的重要一环。



      助听器是个服务依赖性很高的产品,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随时调试,因此,挑选助听器,一定要同时考查验配网点的专业服务质量。一个好的验配中心、一位专业的验配师,会成为您贴心的听力健康顾问,为您的好听力保驾护航;反之,如果配了助听器,服务跟不上,其作用将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