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90年代,大约只有20%-25%的听障人群能够通过言语康复开口说话。而今天,80%以上的孩子都能通过科技手段重返有声世界。众所周知,我国是幼龄听障的“重灾区”,平均每年新增约3万重度、极重度耳聋的新生儿。随着临床医疗、康复技术的发展及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及早给孩子进行干预、治疗、康复的重要性,愿意主动接受手术并注重术后恢复、调机、康复等一系列问题。
孩子为什么排斥助听器?
孩子拒绝佩戴助听器的原因:
(1)、以往很少听到声音,突然感受到了,搞不清是怎么回事,感到害怕。如果一开始声音就过大,还会加剧他害怕的心理;
(2)、耳机(或耳模)放在耳朵上会使孩子感到不舒服;
(3)、因为周围的人不佩戴助听器,只有自己佩戴,感到自己的特殊性,觉得自己很奇怪;
针对这些情况,您应从下面着手解决问题:
1. 耳塞或耳模的质地、大小、光滑程度等应尽量适合孩子的实际状况,太硬、太大或太粗糙都容易被孩子拒绝。此外,初次佩戴时不要将耳塞硬往孩子的耳朵里放,动作要轻,否则有可能让他一看到助听器就害怕。因此耳模的制作应由专业的公司来制作,反对由经销商来自己制作孩子的耳模。
2. 初戴助听器应该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声音不要调的太大,而且最好让孩子听些比较明快的声音,比如流水的声音、钟表的滴答声、柔美的音乐声等。千万不要在孩子刚一戴上助听器就迫不及待地教他说话,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再一对一地进行说话练习,最后才让孩子戴着助听器到较复杂的声音环境中去。
3.如果孩子坚决不戴助听器,您也可以采用分步戴用,逐渐适应的办法。比如先让他戴上耳膜;适应后再戴上助听器;最后再打开助听器让他听到声音。
4.在孩子逐步习惯的过程中,根据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来调试微调或进行编程,尽快找到最佳的效果。
5.初戴助听器时每天的戴用时间不宜太长,孩子表现出反感了就摘下来,但总的说来每天都应比前一天戴用的时间长一点才对,逐步做到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佩戴助听器。
6.强迫孩子戴用助听器无论如何都不是好办法,应该尽量避免。在孩子戴用助听器的时候,您不妨试着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让他玩一件新的玩具等。实际上孩子戴用助听器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出助听器的好处。到那时候,不戴助听器他反而会哭闹。
多数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接受并适应助听器,通过听力及言语的康复训练,他们会意识到助听器的作用和对他们的帮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要求佩戴助听器了。
强迫孩子戴助听器总归是不好的,如果孩子不愿意戴助听器可以给他制定一些奖励措施,物质的也好精神的也好,待多久或者戴几天就陪他去游乐园玩一圈之类的,等孩子戴助听器的时间久了以后,自然会体会到戴助听器的好处了,到时候你不让他戴,孩子反而会不高兴了。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