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人上了年纪后玩手机都离不开老花镜,却宁愿把音量开到至大、和人吼着说话,也不愿意戴助听器。能接受老花镜,却不愿意戴助听器。
为什么有的父母能接受老花镜,却不愿意戴助听器?
# 认为对生活影响没那么大,“人老耳背”很正常
很多老人会认为平时日常生活中自己忍一忍,坚持坚持就行了,没必要买,老人误认为老了就一定会耳背,是正常衰老现象,不用治疗或者戴助听器。
# 试戴别人的助听器,感觉很吵。
如果老人听损后佩戴助听器,效果不错;他/她周边有别的老人听力下降,也许会向其其助听器试戴 --- 可是结果却没有预想中的好,试听时感觉很吵,一点都不舒服。--- 于是他/她就会认为:也许我就是一个特别的人,别人戴助听器好,而助听器却不适合我用。
# 价格太高,不舍得为自己花钱
很多老人平时都是勤俭节约的,他们觉得自己老了,听不到没什么,不舍得花大价钱配助听器。而国内外比较知名、高端的助听器品牌价格非常高,起价就已经过万元。
# 戴上不舒服、没效果
老年人可能刚开始戴助听器的时候难以适应,老人戴上助听器后,感觉耳朵里突然塞了一个东西,堵住耳朵很不习惯,导致老年人就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 适应期
刚开始佩戴助听器,我们需要一段时间逐渐去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通过多听多交流,慢慢激活自己的听觉中枢,让大脑重新去学习熟悉这些声音。因为听力损失会造成一部分声音信息的缺失,随着传输到大脑的信息越来越少,进而影响大脑听觉信息处理的能力,导致听不清、听不懂的情况。助听器适应的时间长短通常因人而异,在傲诺瓦,我们的验配师也会主动提供助听器适应指导,以及一些简单的康复方法,帮助初次佩戴用户尽快度过适应期。
# 助听器良莠不齐,难以挑选
目前市场上助听器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广告虚假、价格虚高等问题。另外,缺乏正确使用知识、缺少专业验配人员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助听器使用效果,甚至还可能严重损害使用者听力。
# 影响形象:
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的现实,认为佩戴了助听器,自己就是聋人了,绝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相信、也不想承认自己听力下降。
# 怕对助听器产生依赖,以为会越戴越聋
一些老人在佩戴助听器后,慢慢适应了清晰的听觉感受,不佩戴时就产生了听力越来越差的错觉,同时也感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助听器了。这种离不开并不是坏事,反而说明助听器是有效果的,对老人的听力有实际的帮助。
# 不服老,心里不接受
有些老人觉得戴助听器就证明自己耳朵聋了,很多老人不愿意相信、也不想承认自己听力下降,认为戴助听器的都是年纪大的听不到的人,自己还没有到完全听不到的地步,还不需要配。总觉得耳朵有点聋又不影响生活,平常在家里与老伴和孩子说话,他们大点声就行,我就听见了。
多数人都是对听力及助听器不了解的,没有对听力及助听器正确的认识就导致了很多老年听损患者及一些年轻的患者抗拒使用助听器。其实助听器使用效果好与不好和听损时间、听损程度、听损性质有很大的关系,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越晚干预效果越差。
总的来说,还是建议大家,如果发现听力有下降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了解自己的听损 情况,正确的面对助听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