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从本质上来说和助听器一样,都属于助听装置,将外界的声波强度放大后传入耳内,主要的区别在放置的位置和放大的程度不同。成人使用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和外界的信息进行交流,而儿童使用人工耳蜗更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言语功能的学习和强化,还和大脑的很多区域发育有关。所以,相比成人,儿童更要坚持佩戴助听装置,若听力损失严重,助听器无法满足要求,尽可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佩戴人工电子耳蜗,是不是跟助听器一样,都要坚持佩戴?
是的,都是需要一定要坚持佩戴的。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有足够的聆听量,即使是在无事时,聆听空调声也是一种聆听经验的积累,总而言之,健听儿童每天经历的声音,听损儿童也应该经历,只有这样,心智发育才会达到同步水平。
助听器能补偿到的,暂时配戴助听器,助听器补偿不到,就需要人工耳蜗了,不管是助听器干预还人工耳蜗,都是要言语康复的。
儿童听力损失三原则: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因为语后聋的成人如果听不见,只是减少和人沟通的机会,但孩子如果听不见,伴随的还有感统失调,其他相关的社交活动,大脑神经的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在听力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听力年龄,是指从佩戴助听设备那一天算起的,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从听力年龄开始计算的。不但要对确诊的听损儿童进行早干预,而且要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这样才能让孩子回归正常 社会 生活.
家长们一定要坚持给小朋友使用助听器/和人工耳蜗8-12个小时以上,有听力损失的小朋友适应助听器/人工耳蜗和学习语言都有一个过程,如果佩戴时间达不到要求,听力和言语康复预期效果和康复速度会下降。佩戴时间足够长能让孩子反复聆听自然界各种声音和纠正自身发音,言语康复才有保障。患儿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后,能够满足日常听声需求,随助听设备使用时间延长,其听声反应、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等均获得显著提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