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听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可以适当配一个助听器。但是,很多老年朋友反映新佩戴的助听器戴上之后觉得特别吵,听到大的声音特别难受,小的声音又觉得很吵?
为什么戴上助听器听到大的声音特别难受,小的声音又觉得很吵?
如果刚开始佩戴助听器每天长时间的佩戴肯定是不舒服的,建议刚开始佩戴的时候少戴几个小时,应该是慢慢增加时间的,都会有个适应期,在这就是助听器的调试是否到位,可以做个评估看看效果。有问题及时找到验配中心去解决问题。
随着听力的逐年下降,我们渐渐也听不到生活中的细微声了,比如走路声、风吹声、鼠标声,我们习惯了这种听不到小声的“安静”环境。当开始使用助听器时,那些我们很长时间没听到的声音,或者说是之前听起来很小的声音,都会被助听器放大传入耳中。突然听到这么多久违的声音,人会觉得听到的声音大了、多了、杂了,感觉不习惯。也容易误认为这是助听器中的杂音,以为是助听器有问题,有噪音。
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听不到,到慢慢的听不清其他人说的话,是一个听力退化的生理进程(尤其在嘈杂环境)。这是因为耳朵对声音某些频段丢失了,时间越久,慢慢地,形成了“语音退化”,大脑识别语言的功能也在退化,言语识别能力变差,产生了所谓的听不清。
怎么解决这个“吵”的问题?不要慌,不要怕,有方法解决。
1、给大脑点时间
对于初次配戴助听器的弱听人士来说,你可能是在听不到声音的很多年后才开始使用助听器,这意味着你一直以来并没有听到周围的背景声音。所以,当你开始戴助听器的时,那些你之前从来没有听到的噪音被助听器放大后会变得比较大。
正是戴助听器后听到这些声音和不戴助听器时听不到这些声音的对比,让你觉得助听后的声音听起来十分突兀,甚至会让你产生排斥情绪。
打个比方:
这就好比你的眼睛在黑暗的房间里呆了一整天后需要适应阳光一样。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呆了很久很久,然后走到外面的太阳下,你的眼睛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才能完全适应光线。
2、给助听器的降噪调试
数字助听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音量变化,而是可以通过大量的参数微调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增益等特性,改善患者的助听体验使其获得更佳的聆听效果。
专业的听力师会根据弱听人士的听力情况和主诉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助听器调试,以帮助改善弱听人士抱怨的额外“噪音”。通常的调试方法是改变助听器的降噪设置和调整麦克风的放大量。
但是,不论是听力师,还是弱听人士,最重要的是要记住,不建议把所有的背景噪音都“消灭”,要把握度。因为,如果通过助听器的调整减少了过多的背景噪声,弱听人士也将会错过一些相对柔和的言语声,如/s/、/sh/、/f/,这意味着可能无法理解一些言语。
当然,听力师也可以对助听器进行设置,如添加“噪音程序”,让弱听人士可以自行决定什么时候需要使用“降噪”功能,什么时候需要听到更多的环境声。
3、换上更好的助听器对于大部分的弱听人士来说,前两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声音“吵”。
但是,对于小小部分人来说,可能会例外。如果使用前两种方法后,弱听人士仍然在与听到的环境噪音“作斗争”,甚至觉得噪音“吵”得干扰听别人说话,那么,寻找新的、更好降噪功能的助听器十分重要的。
如果弱听人士的助听器已经使用了3年以上,有上面说到的问题,那么,是时候考虑更换新的助听器了。噪音环境下的聆听困难是弱听人士最大的困扰之一,助听器制造商一直在寻找更有效地处理这些复杂噪音的方法。
几乎每年,各大助听器制造商都会上市较已有产品更好音质,或更好降噪功能,或更智能化的助听器,一定有一款适合每位弱听人士的助听器。弱听人士需要做的就是找专业听力师,让专业人士帮你选配适合的、更好的助听器。
助听器并不是配了就完事儿了,还需要配合专业验配师的建议,坚持佩戴和适应,并进行后期的语言康复训练,这样才能够拥有好的聆听效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