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四分之三可发生听力损失。听觉器官的衰老和退变、噪音、耳毒性药物和耳部器质性疾病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听力损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干预,长期下去会加速老年人听觉与言语识别能力退化,加重异常情绪与生活不适感,还会造成大脑认知功能减退,甚至可能诱发老年痴呆。
听力损失不仅会给老年人的精神上带来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给家庭带来困扰。因此听力损失要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老年人买了一对2000多的助听器,现在越戴越聋怎么回事?
助听器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验配,随便自己买了就带,会导致过度放大,长期戴这样的助听器会产生暂时性阈移的现象,也就是噪音性耳聋。如果是经过专业调试过的助听器一般是不会导致耳聋的。
经过科学验配而且正确佩戴的助听器不仅不会越戴听力越差,反而能够保护剩余听力。
研究表明,不断地接收声音的刺激可以使大脑重新形成对声音的记忆,把残余的听觉功能锻炼起来,因而可以减慢听觉分辨能力下降的速度。
科学选配的助听器有助于延缓剩余听力下降的速度,但不代表佩戴之后听力不再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听毛细胞依然会受损或凋亡,从而导致听力下降,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引起的,并非戴助听器导致的。此外,很多老年朋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是会导致听力下降的,病情越严重,对听力的影响就越大。但有些朋友不懂这些,误以为是戴了助听器导致听力变差的。
生活当中,如果听力下降,影响到了跟人之间的交流,这时要注意听力是需要干预的。通常会有药物、手术、助听器等等这些方式,使听力能够恢复到跟人正常的交流。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听力提高,助听器是最好的也是安全的治疗方式。通常有了助听器之后,能够很正常的同别人交流,同时使耳朵能够非常积极有效地参与整个的听觉活动,能够保持语言分辨率,使耳朵不容易老化。同时,佩戴助听器使智力也能维持活跃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