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功率一般可划分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特大功率,不同品牌的功率数值有所不同,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也有不同的功率型号。助听器功率简单的来说就是助听器可输出的音量大小,功率越大,对听力损失的补偿也就越高,助听器可输出的音量也就越大。
助听器越大功率越大吗?是越大越好吗?
助听器的功率不是越大越好的,助听器应该是最适合当前听力的才好,在此基础上适当预留一定的功率空间即可,而不是功率越大越好。大功率的机器,输出大,电流声也大,响度也会重些,对听力损失不严重的来说,会影响清晰度的。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在听力范围外,预留10分贝就差不多了。
对于听力损失有波动,或者预期到会进一步下降的听力损失患者,往往验配师在建议配助听器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这个情况,会预留一定的验配空间。这样即使佩戴者听力下降后,还能继续使用该助听器,所以患者并不需要为将来听力下降去特意选配不适合自己听力的更大功率的助听器,这样不仅不会省钱,反而将来还要花更多的钱。
是不是助听器功率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助听器的价格并不是由单一的最大输出功率决定的,还包括助听器的言语清晰度,降噪处理能力,功能、通道数、样式等等。但可以确定的是:同一系列。
同一外形的助听器,功率越大价格确实越贵。
助听器越贵,功能越丰富,技术越先进,音质、清晰度等方面都更好,但是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
1、是否专业验配
助听器需要根据使用者的听损程度和实际聆听需求进行专业验配。一般专业且负责任的验配师,会帮用户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而不是只推荐最贵的。而且若佩戴未经专业调试的助听器,有可能会加重听力损失,对残余听力造成二次伤害。
2、听力损失情况
听力损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不同的助听器功率不同,要按实际听力情况选择。比如:平坦形听力损失,就没必要把通道多作为助听器选择的重点;听力损失程度较轻且不是渐进性下降的话,不需要选择超大功率的助听器;有的患者重度听力损失,为了追求美观而选配耳内式助听器,很有可能由于功率不足而达不到理想助听效果,且佩戴时还很容易发生反馈啸叫;对于极重度耳聋且语言识别率很差者,不适合使用任何种类的气导助听器,应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3、聆听需求
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要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个性聆听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老人退休在家,大多只需在家里与家人对话,可选择基础档次的价位相对较低的助听器;对于经常在嘈杂的环境与人沟通或者对音质要求高的人,则要考虑有空间感知,双麦克风降噪等更较高等级的助听器;还有些听障人,有手机听音乐或治疗耳鸣等需求,则需要考虑特定类型的可以与手机进行无线连接以及有耳鸣管理器等功能的助听器。
4、经济情况
价格高的助听器通常有更高级的功能,但不是每一位听力损失患者都需要这么多功能。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较低价位的助听器已经可以满足其所有需求。所以助听器并不是价格越高效果越好,购买具有一些不太需要的功能的产品也没有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