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一戴就叽叽叽叫,这是怎么回事?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助听器一戴就叽叽叽叫,这是怎么回事? 2022-04-22
       我们日常的工作当中,经常会碰到客户进店反映平时在使用助听器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如:助听器声音弱或无声、助听器出现啸叫声、助听器有其他杂音等这些问题。



助听器一戴就叽叽叽叫,这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啸叫,建议给老人选配助听器尽量带老人到验配中心,检测听力选配,验配师会根据老人的听力情况给老人选配合适的助听器,这样老人佩戴也舒适。不用过于担心,也不用过于急切,把助听器交给专业验配师好好调试,这都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要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耳塞或是定制式助听器没有佩戴好,没有密封导致的啸叫;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痕,破损;检查声音是否开得过大;是否佩戴初期不适应,听到的声音多了不习惯,建议配戴时间和配戴环境都注意循序渐进。检查听力是否下降,助听器功率不够引起的。



       助听器啸叫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助听器内部啸叫。助听器内部的空间太小的话,所有的元件挤压在一起,会产生啸叫。还有就是如果受话器与出声管连接不好,受潮了,水汽进入助听器内部,也会导致助听器内部啸叫。
       2、助听器外部啸叫。如果耳模取的不合适或耳塞不合适,助听器与耳道的接触部位结合得不好、密封度不够就形成了外部助听器啸叫。所以在购买助听器的时候尽量选择与自己耳道相吻合的助听器,或者到正规的验配中心根据个人的耳道情况专门定制。并且还需要保持耳道畅通。
       3、助听器选择的功率不合适。

       4、耳内机的通气孔使用不当,如果用户的听力损失大于80dB以上,尽量不要使用或使用小号通气孔避免啸叫。



       助听器产生杂音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助听器本身的机底噪音
       助听器芯片或者受话器受潮损坏也会导致声音失真,杂音较多。低端的助听器本身发出的噪音小于30分贝,数字助听器本身噪音小于15分贝,相比模拟机其实数字机佩戴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如果您戴的是模拟机,建议及时去专业的验配中心进行听力检查,验配全数字助听器。而如果您戴的是经过验配是数字助听器,小编则建议您及时拿着助听器到听力中心进行检查,必要时返厂维修,以确保助听器的佩戴效果。

       2、助听器啸叫
       如果您戴着助听器助听器里面有叽叽的杂音,这很有可能是助听器的啸叫声。导致助听器啸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耳背机没有戴好,耳塞过小或耳塞破裂,高频MPO或者增益调试不合适;定制机外壳不贴合,通气孔过大,调试不合适等。

       3、风噪声
       如果在有风的时候,风直接吹到助听器的麦克风,引起麦克风不规则震动,会产生“呜呜”的响声。

       4、助听器本身质量问题
       有的客户是在网上购买的模拟机,这种模拟机助听器是没有降噪功能的,没有经过调试的话,是肯定存在杂音的,而且戴着会很不舒服,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听力进一步下降。

       5、助听器没有经常保养使其受潮产生异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