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佩戴以后和之前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一般会觉得闷堵感强。这是因为耳道口被堵住了,空气不流通,不太适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听力低频比较好,补偿后能量聚集在耳道内,产生闷堵。这些一般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减轻不适感。当然逐步适应也是必要滴。
为什么戴了助听器感觉头顶上部发闷?
觉得闷有可能是堵耳效应,有一部分佩戴者在刚开始佩戴时候因不适应,异物感较强所以觉得闷闷的,如果感觉不是很明显,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来缓解甚至消失,如果闷的感觉很强烈不能接受,可以去验配中心更换耳塞或者进行调试来看看能否改善。
堵耳效应的产生
外耳道分为软骨部与骨部;骨传导声音时,会引起软骨的震动(通常在125-500 Hz);当耳道是开放着时,软骨震动产生的能量会被释放出去,不会被察觉;然而,当戴上助听器耳塞后,外耳道被堵塞,软骨震动的能量释放不出去,而存留在耳道内;低频骨导听阈上升,堵耳效应产生。
如何减轻堵耳效应的方法?
一:加大通气孔---可使外耳道软骨的低频能量释放出去;使听自已说话的声音更自然。
此方法缺点:
a,只能减轻125-250 Hz 频率的能量,解决不了250-500 Hz 频率能量产生的堵耳。
b,大的通气孔对堵耳才会明显减轻,但容易产生声反馈---啸叫。
c,定制机外壳或定制耳模没有足够的空间制作大的通气孔。
二:加长定制机外壳或耳模深入耳道的长度---只要把长度加深到骨部,软骨的振动能量就会被释放,堵耳效应消失。
缺点:大多数中国人的外耳道较细小,定制机与耳模并不能真正深入到骨部,主要的固定位置仍在软骨部---此法对堵耳的减轻不明显。所以出现佩戴CIC/IIC助听器的听损者,堵耳依然明显。
三:佩戴RIC式/开放耳式助听器---可使用通气孔众多的开放耳塞,且耳塞质地更柔软,耳道软骨部的振动能量可以很好的释放出去,堵耳效应减轻,舒适度高。
四:适应堵耳效应---第一次佩戴助听器的人,容易有堵耳感觉;由于受所选配助听器的影响,产生轻微的,可接受的堵耳感觉时,可说服使用者适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