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佩戴助听器的用户反馈说他们整体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良好的听力确实可以让很多人与亲人有更为深刻的互动体验,自己的社交活动也更加愉快,总之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选配助听器仅仅是听力康复的开始,初次佩戴助听器也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的。
初次验配助听器后要怎样佩戴助听器?
初次使用助听器的有些人不能适应,抱怨堵塞感、异物感太强,抱怨声音不够真实清晰。造成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比如验配失当、产品质量低劣、心理期望过高等等。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缺少必要的适应性训练。
专家建议;尽管出现听力障碍,在使用助听器之前,这些患者一直在用自己的耳朵听,获得的是“真实”的听觉信息。而佩戴了助听器,听到了很多以前听不到,显得不熟悉的声音,一时不能适应。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让助听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助听器适应总的原则是:坚持配戴,分步适应。
如何渡过助听器适应期?
助听器的适应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会立即调整,而有些人则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听觉康复适应性训练
助听器配好后,需要在验配师指导下,慢慢适应并进行听觉康复适应性训练。比如在开始训练的第一个阶段,每天戴上1~2个小时来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种声音,如先听熟悉的声音,再听陌生的声音等。例如:厨房做饭声、家里的闹钟声、家人的交谈声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重拾声音,去细细感受戴上助听器后听到的各种声音,分辨声音之间的不同,最后能记住每个声音。
注意:初戴助听器时,不要随意到闹市区或马路上,这种环境较为嘈杂,寂静的耳朵会一下子难以适应,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2)坚持佩戴
有些老人配了助听器后,只在需要时戴,比如只在晚上看电视或出门的时候戴,平时就摘下来放回盒子里。如果感觉很不舒服,就认为是助听器“不好用”“不舒服”,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佩戴助听器本来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间断性佩戴会影响听觉神经的适应能力,因此建议每天佩戴。
(3)定期调试
有些老人在佩戴助听器后,就不再去调试,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听力复查。如果听力有变化或是存在某些聆听问题,都要告知验配师及时调试或解决,这样才可能发挥助听器的最佳效果。
(4)保持耐心和信心
患者及家人在适应期都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对于听不清容易混淆的语句要反复练习,患者遵从验配师提供的康复指导建议,家人在此时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掌握谈话的技巧。
如果患者本人态度消极,家人也不配合,很有可能您的助听器会变成“抽屉式助听器”。所以佩戴助听器不是患者一个人的事,需要家人和验配师的共同协助,这样才可能顺利度过适应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