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戴助听器的听力损失患者,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戴了助听器也听不清。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患者越是听不清就越不想戴,助听器就变成了“抽屉式助听器”。
助听器戴上还是听不清楚怎么办?
戴上助听器还是听不清,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1、个人听损程度和性质(极重度、神经性语言分辨率差的);
2、患病时间(假如先天或年份很长);
3、助听器性能(功率、降噪、频宽等不足);
4、单耳佩戴(双耳听损);
5、验配师选型和调试(经验不足、调试不合理);
6、初戴者(还在适应期);
7、助听器工作状态不好(比如电量不足、出声口被堵等);
8、使用环境比较嘈杂(常人也听不清);
9、个人期望值过高(助听器不可能达到正常听力)其实助听器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听力问题,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听的见和听的清是两回事。
坚持佩戴助听器、及时调试,坚持听觉康复适应性训练对于听清声音非常重要。
助听器配好后,患者需要在验配师指导下,慢慢适应并进行听觉康复适应性训练。比如在开始训练的第一个阶段,每天戴上1~2个小时来重新熟悉和分辨各种声音,如先听熟悉的声音,再听陌生的声音等。
例如:厨房做饭声、家里的闹钟声、家人的交谈声等。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重拾声音,去细细感受戴上助听器后听到的各种声音,分辨声音之间的不同,最后能记住每个声音。
此外,患者及家人都要保持耐心和信心。对于听不清容易混淆的语句要反复练习,家人在此时要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掌握谈话的技巧。佩戴助听器不是患者一个人的事,需要家人和验配师的共同协助,这样患者才可能顺利度过适应期。
言语识别能力对我们日常的交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现有的言语识别能力,保持现有的听力记忆。一旦发现听力下降,要及时补偿,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对我们的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助听器佩戴越早效果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