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扰,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给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因为耳聋引发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听障患者耳聋首先会想到依赖助听器。助听器可帮助患者缓解耳聋的困扰。
助听器是什么?耳朵不好就一定有效果吗?
助听器是什么?
助听器是用来改善听力的一个辅助医疗器械,也是一款高精密电子产品,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通过电声发大后,通过受话器传人人耳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听觉水平,可以有效的缓解听力下降的速度,尽量避免语言分辨率的下降。
助听器是一个有助于听力残疾者改善听觉障碍,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助听器有电力的和非电力的两类,后者目前已被废弃。前者又有电子管式和晶体管式两种。晶体管式助听器最为灵巧轻便,于1950年问世后已取代电子管式而被普遍采用。广义上讲凡能有效地把声音传入耳朵的各种装置都可以看作为助听器,狭义上讲助听器就是一个电声放大器,通过它将声音放大使聋人听到了原来听不清楚,听不到的声音,这种装置就是助听器。
耳朵不好戴助听器是不是就好了?
一般来说,只要有听力下降戴助听器都有帮助,它可以刺激听觉神经,提高语言清晰度,保护人耳的残余听力。建议本人到验配中心做个免费的听力检测,根据本人的听力情况进行验配。
1、戴助听器就证明自己耳朵聋了,绝大部分老人不愿意相信、也不想承认自己听了下降,总觉得耳朵有点聋又不影响生活,平常在家里与老伴和孩子说话,他们大点声就行,我就听见了。对老人而言,真正听不见声音才叫耳聋,他们只是耳背一点点,不是聋。其实一般情况下,越早佩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就越好,拖的时间越长,识别率也会继续下降,造成言语理解困难,这时候再选配助听器效果也就有限了。
2、助听器价格:到助听器验配中心或医院听力中心咨询的听力障碍者,都觉得助听器价格昂贵,这也是有些人不愿意选配助听器的一个原因。其实对老人而言,用几千元解决听力困难,享受晚年的高质量生活,一点都不贵,这个道理是很多老人转换不过来的。
3、影响形象:很多老人无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的现实,认为佩戴了助听器,自己就是聋人了,影响形象。其实,首先应该认清楚现状,接受自己听力下降的事实,另外,现在助听器也有很多选择,在听力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选择定制式助听器,这样会比较隐蔽。
4、戴上助听器后,有些人会感到自己说话有回声,嗡嗡的就像在木桶中说话一样。这是由于耳模(包括定制式助听器外壳)将外耳道封闭后,自己说话的声音经中耳和颅骨传导,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而造成的。正常情况下(不戴助听器)外耳道是开放的,这种振动能量被释放出去而不被察觉。当外耳道被耳模封闭后,这部分能量就被留在外耳道里,从而产生上述现象。正常人如果用手指或其它东西阻塞耳道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堵耳效应”。
这种情况一般在低频听力损失小于高频听力损失的听力障碍者中较常见,且两者损失的差值越大,堵耳效应越明显。现在可以选配开放式助听器来减轻堵耳效应,比如可以选择开放耳选配,定制机可以通过增加通气孔来减轻堵耳效应。
5、很多人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戴用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视力也越来越差,因此推断戴助听器后听力也会越来越差。
配助听器最好到各品牌验配中心去检查听力、试听各种助听器,助听器选配师会详细讲解。大的医院也有助听器配,但它的价格、技术、售后都比不上专卖店。助听器不属于医保范围。在购买助听器的同时,除了要考虑质量以外,还要考虑售后服务的问题,助听器是要做定期保养的,助推器不一定是进口的好,主要是看是不是厂家直销的,因为助听器不单单是买完就可以了,要涉及到以后保养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助听器专卖店都是代理的,本身对助听器的技术不够了解,对售后服务方面更是糟糕,建议你去找一家厂家的,售后比较完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