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助听器可以分为模拟机和数字机,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下的助听器大多数都替换成了数字机。而数字机的调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通过电脑用专业的软件进行调试才能佩戴,并且在前期佩戴过程中也是需要经常进行调试的。
助听器调试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助听器基本是要调试好多次的,因为环境不一样,聆听的效果也会不一样,所以还是建议根据聆听的效果来具体地调试机器才是最好的。但也有的人在第一次试听就感觉效果非常好,那就不用再多次调试机器了,所以这个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效果来调的。
1、远距离音量的调整:对于听力好于50dBHL听障患者来讲,一般一米距离聆听没有问题,我们要保证助听器的声音大小能让患者在2-3米以内的范围内轻松听到正常说话的音量,感到声音适中,可以通过调整各个通道的轻声增益来达到这个效果。如果觉得音量小,则提高全频段的轻声增益;如果感觉声音听到了但是听不清楚,则提高高频通道的轻声增益。轻声增益如果过分提高,患者会听到周围噪声,所以调整时以患者听不到验配室环境噪声为标准。正常说话的音量应该是正常听力的人们在距离2-3米自然轻松交谈的声音大小,不是故意放低声音或切切私语的交谈;也不是与听障患者习惯性地故意提高音量的声音。
2、第一次佩戴音量舒适略小的原则:对于听力大于5050dBHL,由于第一次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并不明白什么是舒适音量,在验配中如果让患者判断舒适音量,往往会引起音量太大,同时音量太大带来的许多音质问题,如自己说话声大、回音、噪声等。要调整到舒适略小的音量,有一个简便的办法是,在和患者交谈过程不断降低音量,直至患者需要身体往前倾才能听到时,音量提高1-3分贝即可。
注意:
A. 一定在音量调好之后,再解决患者关于音质的问题。
B. 这里所谓舒适音量是指听距离一米说话的音量。
在佩戴时,应该告知患者助听器需要2-3次调整,第一次佩戴声音略小,是因为初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般每15天调整一次。
3、先“简”后“繁”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助听器的功能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调试功能也是越来越多,调节方式也越来越精细。智能降噪、压缩技术、反馈抑制、频段调节、无线遥控等等功能。验配师有时会面对验配界面纷繁的调试功能有些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应遵循先“简”后“繁”的原则:先解决简单的问题,如音量大小、消声反馈、高低频调整、降噪即可解决一般的音质问题;然后再逐步解决不同距离和不同环境的舒适度和清晰度的问题。
4、佩戴过模拟助听器的调整:一般的,数字助听器在出厂时,其最大输出等各个指标都是调整在最大,其实这就是模拟线路的音质,唯一差别的是最大输出是削峰和AGC的区别。许多验配师遇到这样顾客,就下单订带外置VC的助听器,验配师电脑连接后不要最佳验配,只是调整LC和HC,调整好音质,即能满足患者对音质需求。如果公司在出厂时有根据听力情况做了调整,订单里可注明出厂调至最大状态。
5、由于每个听障患者听力损失的时间长短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不同、言语分辨率不同以及对效果的期望值不同等等,我们所选配的助听器并不一定都能满足听障患者的要求。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是在给人配助听器,不是给听力图配助听器;更不是像维修汽车那么简单。
验配助听器后什么情况下需要调试?如果出现以下3中情况,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佩戴是否舒适,如果感到疼痛和刺激,则应立即调整:
2)如果有回音而无法自己消除的话,也应立即去调整;
3)一般情况下噪音会相对比较大,但不至于引起不不适,但如果感觉噪音太刺耳,则需要立即到验配中心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