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说“佩戴助听器能解决听力问题,效果很好”;而有些人却说“戴了也听不见,效果不理想......”甚至基本的听和说都存在问题。
相近的听损情况,相同的助听器性能,听声效果却相差甚远,这又是为什么?
一、没有坚持佩戴
其实,有听力损失不进行干预,或者干预了却不坚持佩戴,它会严重影响听损人士聆听的能力,以及学习言语和语言的能力。
言语语言发展需依靠聆听的累积才得以成长,听损人士若没有充足的听觉刺激,将可能导致听不清楚,说不清楚。
听力保健专家通常会建议孩子,在4岁以前聆听量累积到4500万个词汇,并且达到聆听2万小时(相当于每日聆听将近14小时),以此作为孩子发展读写能力的基础。
成年听损人士亦如此,只有长时间的听觉和言语语言练习,才能逐渐康复,越听越好。
二、沟通方法有讲究
李奶奶一句“累死我了”,道出了无数听损人士家人或朋友们的无奈......
如何有效地与听损人士沟通?记住以前三个小技巧。
01、看口型,助理解
在比较明亮的地方对话,让听损患者可以看到说话者的口型、嘴型,能够帮助听损患者理解说话内容;
02、引起注意,提高理解
与听损患者沟通时,可以拍拍TA引起其注意力,当听着的关注力转移到说话者身上时,对话内容会更容易被理解;
03、近距离,慢慢说
缩短对话距离,语速适中,简化复杂句子,重组说话内容,也能帮助听损患者理解语义。
大多数的听损人士在听力损失得以有效补偿的前提下,通过一些康复技巧和交流技巧,都能有效与他人沟通,很好地融入家庭,融入社会。
助听器配戴初期,应坚持佩戴。如有问题可积极与验配师沟通,遵从验配师指导度过适应期。不要急着否定、拒绝助听器,这对于初戴者很重要!
其次,家人的鼓励、陪伴,也非常重要,想要与听损家人沟通无忧,牢记以上几点技巧,会事半功倍哦!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