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听力的逐年下降,我们渐渐也听不到生活中的细微声了,比如走路声、风吹声、鼠标声,我们习惯了这种听不到小声的“安静”环境。
戴了助听器发现没用该怎么办?
建议去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去检查听力,进行助听器的调试和助听器佩戴效果评估,如果没有残余听力只能放弃助听器选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助听器是要像眼镜一样验配的哦, 不能随便买的。估计您买的是模拟机,您最好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检查听力后再试听助听器。
很多人问戴了助听器发现没用该怎么办?,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如果是觉得助听器“吵”,可能是没有科学度过适应期
如果你是配了助听器没多久,觉得它“吵”,大部分是因为刚开始戴的时候就心急地长时间佩戴,习惯了“安静”(因为之前听不到)一下子听到各种声音,当然会不适应,觉得不管用。
助听器一般有1—3个月适应期,适应期内要遵循“输出声音从小到大、佩戴时间从短到长、佩戴环境从静到吵”的原则。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先戴1—2小时,只在安静的室内活动;第二阶段每天戴2—4小时,可以到小区楼下或附近的公园散散步;第三阶段每天戴4—6小时,可以出入菜市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第四阶段每天戴6小时以上,可以出入各种复杂的场所。
通常听损越轻、听损时间越短、年龄越轻,适应期就越短,所以每个阶段有些人是一周左右,有些则要两到三周。助听器要坚持戴才有效的,半途而废就等于一直处于没适应的状态。
二、如果是听不懂别人讲话,可能是你的言语分辨率降低了
如果是经历了长期的听力损失之后才配助听器,言语分辨率可能已经下降了,所以戴了助听器即使听得清,也会有些话听不懂。自己平时要进行语言训练,多听多说多朗读。平时最好盯着讲话者的口型,可以加快你对讲话内容的理解。
三、如果是觉得听不清,可能是助听器选错了或参数设置不对
助听器本身的性能当然是决定聆听效果的关键。助听器有经济型、标准型、高端型和顶级型之分,等级越高,芯片技术、反应速度、音质清晰度、降噪功能等关键方面越好,能识别的场景就越多。
你的聆听要求越多、越高,助听器的功能也应该越多,价格也应该越高,总不能要求一两千元的助听器能达到一两万元助听器的效果。所以验配时一定要跟验配师沟通清楚,你经常身处哪些场景,希望哪些时候的聆听质量一定要很高等等。验配师会根据你的听损情况和聆听需求为你推荐最合适的机型,设置最适合你的参数。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验配师的专业调试也是发挥不了助听器的作用的,选对验配师也是关键。助听器的好效果是验配机构和用户共同努力的结果,即使听损情况一样、用的机型一样,但是在不同机构验配、不同人佩戴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那些自行在网上购买、没有经过科学验配的助听器,效果差是必然的。建议找一家专业的听力机构去验配,其验配师的资质有保证,验配过程会更加科学,助听器的选择和调试也更加准确。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