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听力需要马上配助听器?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什么样的听力需要马上配助听器? 2021-04-19

       很多老年人一但发现自己有听力损失,都不愿意让人知道,通常都是回避或拒绝佩戴助听器,其中的原因不乏怕给儿女造成经济负担,更主要的原因是对助听器对康复过程缺乏了解,缺乏信心。

       但是,我们都知道,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还会降低老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还是应该选配助听器。




什么样的听力需要马上配助听器?

       严格地说,双耳听力损失到一定的程度,经治疗无效者都应尽早配用助听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认为老年人有听力损失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助听器。他们一方面不了解,在效果方面,现在的助听器已非昔日可比;另一方面是担心助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多数专业工作者依靠听力检查结果来确定老年人是否需要使用助听器,这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全面。应该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

       第一,如果听力检查结果证明需要助听器,那就立即配用助听器;

       第二,即使听力检查结果没有证明非用助听器不可(比如听力损失程度尚不很重),只要老人主观认为自己需要助听器,也一定要配用。这是因为,听觉是一种高级的、综合的、主观的感觉,再有现代的测听技术也难以展示出其全貌,而自己的主观感受则可以弥补听力学检查的不足。因此,“需要”同样是一种信号。老年人一旦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到了听觉困难,都意味着需要助听了,都应该验配助听器。



       事实上,有两类人助听器验配宜早不宜迟:一类是儿童,他们需要借助助听器学习语言。另一类是老年人,老年人听力不好,也应该尽早使用助听器。因为,老年听力损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迟早要用助听器的,而早用助听器可以减缓听力退化的进程,为什么不早用?等到非用助听器不可的地步才考虑助听器,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听力损失程度分为以下几类:


       正常听力:-10~25分贝 对一般的声音及语言分析清楚。 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

       对细小的声音难以分辨,如树林风吹声。 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 对日常语言有听觉上的困难,与人交谈感到模糊不清,开始需要借助助听器的帮助。
       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 对于较大的谈话声?汽车声仍感模糊,助听器帮助较大。重度听力损失:70-90分贝以上。
       对于叫喊声及洪亮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鼓声才有反应,助听器帮助较大。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通常极难感觉声音的存在,需要靠助听器的辅助,才能感 受到声音的振动力。听力损失程度到中度就应配助听器了,适合的助听器不单帮你听得更好,还可以剌激听神经防止听力进一步下降。



       听力损失虽然是轻度,但是只要自己感觉已经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应该配戴助听器以便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不过配助听器一定要选择医院或专业的助听器验配机构,有专业的验配师为你检查测听之后,选配适合你的助听器才是正确的,否则不适合的助听器和不正确的佩戴方式也许不能解决你现有的听觉问题,还有可能给你的听力造成二度伤害。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