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便宜的助听器几十几百,贵的几千几万。那他们到底差在哪里?是不是一定要买贵的?是不是买个便宜的凑合也能用?其实便宜的和贵的助听器是如何工作的决定了它们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不同价格的助听器主要区别在哪儿呢?
助听器的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助听器内部芯片的不同级别及零配件配置,不同级别的芯片其性能相差几十倍,外观却几乎没什么差别。好的助听器音质自然、失真极小、抑制环境噪声、语言清晰度高、自动适应各种听觉环境等智能化处理功能。
声音是存在频率特性的,就像音乐是由高中低音节组成一样。听力受损后,每个频率损失程度是不一样的。人能听到的频率是20赫兹-20000赫兹。通常测试时通过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赫兹作为声音的低中高频段进行听力测试,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情况。
正是由于每个频段的损失不一样,所以需要助听器根据听力图,缺多少补多少。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放大,可能会造成有些频率的声音过大或过小,还是听不清。比如按照高音损失的量去补,低音又太大了,耳朵受不了,即:声音小了听不清,声音大了又震耳朵。久而久之非但没有良好的效果还毁了自己的听力。
所以助听器应该按照不同频段去给耳朵进行补偿。那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台播放器,如果只有一个音量旋钮,全部声音要大都大,要小都小,那就是说它只有1个通道,也叫单通道,通道范围是125-8000赫兹。这是典型的一刀切。如果这个播放器有3个音量旋钮,分别用来调整低频(125-1000赫兹),中频(1000-4000赫兹),高频(4000-8000赫兹)三部分的音量,那么他就是有3个通道。通道越多,声音调节的越精细,声音补偿效果越好,听的越清楚,越真实,越接近真耳效果。高端助听器一般都有15个以上的可调节通道。
现在我们知道要得到好的助听效果,通道数量是最重要的,越多越好,当然价格也是随着通道数量水涨船高。
同时助听器内置的其他功能也会对助听器价格产生影响,比如最大功率,是否带蓝牙(无线),双耳融合,降噪等。此外还有品牌,知名度,助听器的尺寸大小,外观等因素。
这里要注意一个现象,通道数相同的情况下,各厂家的助听器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与各家所采用的增益微调算法有关。助听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补偿并不是缺多少补多少,那样会有叠加问题,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助听器会把听力损失数据经过自带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最佳听力补偿数值。算法一般分通用算法,成人算法,儿童算法这几类,同一个助听器也可以有好几个算法来回切换。这个只有去店里试戴,没有哪家一定最好的说法。但是通道数是硬指标,越多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