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医生会进行全方面的健康检查,有一些宝宝听力不过关,要求在40天后再复查。如果此时发现宝宝听力差,一定要及时采取医治措施,及早进行改善。
如果孩子从小听力不好,多大年龄适合开始佩戴助听器?
在国外3个月就开始助听器干预补偿了,在国内6个月助听器干预补偿,宝宝听力有问题遵循的是早发现(一个月)早诊断(3个月)早干预(6个月)的原则。对于有听力损失的孩子来说,目前采取的措施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早期听力补偿和早期训练的“三早”原则。所以6个月的宝宝如果确定有听力损失,那应及早佩戴助听器。
孩子听力不好,越早佩戴助听器越好,一般6个月左右就可以配助听器了,最好在学说话前选配,否者会影响孩子语言发育,造成口齿不清。配好助听器,附加专业的语训,孩子说话应该问题不大。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听力有问题,应及时咨询听力方面的专家,一定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的原则。
听力不好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
1、 语言发育:学习语言是模仿的过程,人只有听到声音后才会去模仿去讲话。如果听力出现了损失且未及时进行听力补偿,很容易造成孩子因听不到声音,从而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讲话口齿不清或不会说话等问题。所以:听,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基础。
2、大脑发育:言语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儿童从出生到3岁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此过程需要外界的有效刺激才能促进大脑的语言发育。语言缺失在语言相关的发育领域有着连锁反应,如读写能力及心理发育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3、听觉理解能力:听觉技能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听觉理解能力,它是衡量听障儿童听觉功能发展的最终标准,也是听觉训练的最终目标。
— 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听觉理解能力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 随着听觉年龄越来越长,听障儿童的听觉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4、 心理健康: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若孩子接收不到外界的声音信号,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可能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沟通,自卑,孤僻等,影响其日后独立生活的能力。
5、社会生活能力:听力是影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最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听力障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儿童的六个行为能力中除运动能力外均落后于同龄健听儿童。(以作业操作能力、交往能力、集体活动能力为主)
孩子出现听力问题,家长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些都属于社会生活能力。研究结果显示[1]:听障孩子的社会生活能力落后于同龄的健听儿童,但是,当发现孩子有听力问题后,及早采取措施,是能有效避免上述的这些问题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