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会逐渐退化。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你伤害耳朵、没有好好清洁或保护它们,听力随时都会丧失。最常见的是内部感音器官(耳蜗),或连接内耳和大脑的神经受损,引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NHL)。在大多数情况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无法治愈,只能使用助听器和植入人工耳蜗。另一方面,如果是声波在传导到中耳听小骨的过程中受阻,则会引发传导性听力损失(CHL)。好在传导性听力损失通常可以治愈。
助听器配了半年,听力下降不适合使用了怎么办?
建议到验配中心做听力复查,根据听力变化情况重新调试后佩戴,如果受话器功率不够用了,也可以通过更换受话器来解决。
选配助听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经过听力检测及助听器调试。但有时,即使验配结束,经过了一段甚至很长的使用时间后,助听器仍需要再调试,这是什么原因呢?
1、听力发生变化
一些助听器用户,如遗传性听损、老年性听损、耳硬化症患者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年龄的增长,听力损失会加重,原来的助听器不适应新的听力,所以需要根据新的听力损失情况进行重新调试。
2、佩戴不舒适
在佩戴过程中,如果反复或持续出现有听某些声音不舒适的现象,那么也需要及时进行程序调整。
3、助听器性能的变化
一台原先调试合适的助听器,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声学性能很有可能无法保持原有状态,以至于性能产生变化,就像所有检测仪器需要经常校正一样,当助听器性能改变时,需送专业机构进行检测调试。
对助听器的调整,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就其中规律而言,一般来说中老年人少于幼儿,年龄较大的孩子少于年龄小的孩子,听力波动平稳的少于听力波动可能性较大的助听器用户。
验配后仍然需要有个不断调试的过程:
一般初次配戴助听器的用户都需要一个:试听----初适应----调试----再适应-----再调试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一般需要分别在初次佩戴后相隔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返回选配中心调试一次。另外由于听力水平有可能因为时间和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为了使助听器始终保持最适合您的状态,所以起码每年需要返回听力中心测试听力、重新调试助听器一次。
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够帮助使用者尽快度过适应期,使助听器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旦如此,相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戴上的助听器摘不下来”。换句话说,助听器不仅不会加重原有的耳聋程度,反而有助于延缓听觉退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