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目前我国0~14岁听力残疾儿童超过460万,听力残疾率为2.11%,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受孕年龄增大,以及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听力残疾率还在不断增长。先天性耳聋患儿因听知不到语言,不能进行语言学习与锻炼,不能进行语言学习与锻炼,常表现为又聋又哑道。
先天性耳聋6岁,不说话还可配助听器吗?
只要有残余听力都是可以佩戴助听器的,建议先到助听器验配中心去检查听力,看看听力损失多少,是否适合配助听器,但一般先天性耳聋佩戴助听器,后期需要语训学习。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听力障碍会影响到孩子的听觉和语言表达。如果小孩目前尚有听力,除了助听器干预以外,还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言语训练,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已经错过了3岁以前最佳干预期。
儿童选择助听器的原则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早”,即应尽早依靠助听器的帮助,开展以“三早”为原则的康复训练:早诊断、早干预(使用助听产品)、早康复(进行语言训练)。一旦错过了这个康复时期,儿童掌握语言就有很大的困难了。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聆听需求有所不同,对应的助听器性能也有所不同。
0-3岁 尚未掌握语言,首先要能够感知到各种不同响度和种类的声音,然后认知不同声音的意义,其次再是模仿语言,学习说话。因此,助听器的分段压缩功能必须满足不同响度声音的聆听舒适度,而中档以上的全数字助听器能提供更好的言语清晰度,帮助儿童更快提高听辨能力,学习发音,积累词汇。
3-6岁 相比0-3岁儿童来说,已经掌握部分语言,他们更需要的是纠正发音,使口齿清晰。这个阶段的听障儿童一般需要进语训学校或者幼儿园学习,聆听的内容在不断加大,聆听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他们需要能够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中分辨言语。因此,助听器的全数字降噪功能和环境识别的方向性功能能帮助他们在复杂环境中聆听言语,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语句。
6岁以上 听障儿童在经过之前两个阶段的语训康复之后,一般都会进入正常小学学习,他们要融入正常孩子的群体中学习,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此时,聆听需求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学习外语,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所以对助听器的性能要求更高。一般会建议助听器搭配FM调频语训系统一起使用,保证嘈杂环境的信噪比,而且可以选择相对美观、隐形的助听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