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愿意戴眼镜却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听力常识
助听器知识
助听器保养
用户案例
      为什么愿意戴眼镜却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2020-06-07
      岁月最是无情,衰老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伴随着年纪的增大,人体会发生正常的生理退化,皱纹增多、牙齿松动,由于内耳神经末梢发生神经的退行性变化,也容易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退化。



为什么愿意戴眼镜却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眼镜,是我们近视后会佩戴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视力,以及保护我们的眼睛,那助听器呢?助听器是耳聋后需要佩戴的,那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愿意带眼镜而不愿意戴助听器呢?
      在认知度上面眼镜肯定是高于助听器的,近视的人很多,耳聋的人也很多,虽然不能说比近视的要多,但是也少不到哪里去,大街上你到处可以看到戴眼镜的人,却看不到戴助听器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助听器的普及度太低了,很多人不了解助听器,甚至都没见过,也不清楚助听器长啥样,助听器价格多少等等。
      其次眼镜的效果可以说是立即见效的,戴上后马上就能看见,看清的,因为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再加上效果多半明显,大家也都比较认同,但助听器则不同,助听器是需要适应的,大部分初次佩戴助听器的患者都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很多人不清楚,戴上后没适应,结果觉得没效果就说助听器效果很差。
      再者,现在很多人把戴眼镜当成一种潮流,一种时髦的代表,很多不近视的人也会去戴眼镜,等到什么时候,我们社会上把戴助听器也变成一种潮流的时候,到时候,助听器就会变的和现在眼镜一样多了吧。



老人在听力下降后,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心理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否认
在发现听力损失的初期,绝大多数老人认为,听力损失并不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他们否认听力损失这一事实。
事实上,否认行为是一种防御心理的阶段性表现。针对这一时期的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其困境所在,帮助老人积极地度过“否认”阶段,而非强制其做出改变。

第二阶段:被动接受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会逐渐由否认心理转变为被动接受心理,意识到听不清楚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事实。
然而被动接受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做出改变,大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仍然不愿对此采取干预措施。
坦然接受听力损失却不愿主动治疗的心理是老年人失去信心、不愿对听力损失做出任何改善的根本原因。

针对这一时期的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家人和听力师将面临更多沟通及交流,向该时期的老人普及更多科普知识,潜移默化地使其意识到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自我形象维护
到了这一阶段,虽然老人已经接受自己听力下降的事实,但出于相貌及外观考虑,一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认为,佩戴助听器会使他们看起来“异于常人”,他们并不想因为助听器而使自己的形象发生改变。
实际上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发展,ITC、CIC、IIC等耳内式助听器早已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法,现代数字助听器不仅在性能上得到提高,外观也越来越小巧、时尚。



听力下降到什么程度需要戴助听器?双耳听力损失到一定的程度,经治疗无效者都应尽早配戴助听器。

具体适应症为:

1、双耳听力损失为神经性耳聋,程度为35分贝以上;

2、反复不愈的混合性耳聋,如长期的慢性中耳炎,手术后仍有听力障碍者;

3、中耳炎或耳硬化症患者中不愿手术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


欧仕达官方微信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

注册X

找回密码X

获取验证码

确定

找回密码X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来源网络采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首 页 关于欧仕达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听力科学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闽)-非经营性-2020-0049 | 闽ICP备09036451号-3  |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103号
请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登录X

注册新账户|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