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助听器的选配,在现实生活相对来说会比成年人、老年人麻烦许多,儿童面临的问题也会比较多,特别是在沟通方面,特别是在3岁以下的儿童,更是没有办法完全准备的表达出他的一些实际情况,所以说儿童在选配助听器上更要特别的注意,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儿童选择助听器有什么原则?
a)方便配戴,不容易损坏。
儿童比较适合选配耳背机,因为孩子耳部发育较成人快,用耳背机,定期更换耳模及佩戴会更方便,一旦发现耳模小了,到听力中心取耳印重做耳膜即可。同时,耳背机的体积较大,里面的配件可以有充足的空间合理摆放,结构稳定,不容易互相干扰,所以耳背机比定制机更稳固,不容易损坏。
b)孩子耳道娇嫩并且耳廓柔软,尽量避免使用硬耳模或有硬外壳的定制机。
为了避免耳模对孩子的耳甲腔和外耳道造成伤害,根据一般经验,三岁以内的婴幼儿还是用软耳模更安全。而且两岁以内的孩子都有儿童耳钩(根据品牌有所不同),儿童耳钩的弯度相对大一些,更贴合婴幼儿的耳廓形状,配合软耳模配戴助听器会更舒适。三岁以上的儿童可以更换为成人耳钩,也可以尝试使用硬耳模。
c)方便家长控制并且了解孩子助听器的状态。
儿童配戴助听器后,可以使用测电器,每天在给孩子配戴前,需要家长测试助听器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以保证助听器的工作状态良好。也可以根据电池的型号和电量,设置固定时间更换电池(例如13电池一周一换。)现在助听器越来越智能化,可转换程序数量也在增加,家长可以使用遥控器来调节程序转换,比如带孩子去上课时,可以调到专门设置的上课程序(需要验配师提前设置),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由家长选择相对应的程序,以保证孩子有更好的聆听环境。
PS:以上的使用方法对家长和验配师的要求非常高,并不推荐所有用户都尝试。
d)根据听力情况选择相应功率的助听器。
儿童使用助听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语言,必须考虑儿童在言语发展过程中,助听器的功率够不够。举例来讲,儿童重度到极重度听损,选择助听器时,功率一定要能够满足其听力需求(详情请查看—助听器补偿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呢?),目前的技术,定制机的功率还是小于耳背机的,还是要首选耳背式助听器。
针对某些特别严重的听力损失且助听器无法提供最好的补偿(详情请查看—助听器不是万能的,助听器的功率的验配范围),结合专业人士的建议,可以适时地考虑植入人工耳蜗。
e)在满足功率要求的基础上,外形尽量要小。
由于儿童耳廓又小又软,所以在选择适合的功率后,要考虑外形的大小。助听器越小,对孩子的耳部压迫就越小,孩子配戴会更舒适,而且也更美观。
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来说,早期干预(早发现、早配戴助听器、早训练)是听觉言语康复的事半功倍的有效措施,为国内外持科学态度的人们所公认。尤其是对于先天迟发性的聋儿。智力发展的第一高峰期是在幼儿阶段。在这时期里,儿童的各个器官发展最快,特别是大脑发育最明显。据科学家们统计,人生获得的概念,大约有95%是5岁前形成的,而言语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因此,5岁正是人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期。
而日常生活又是幼儿语言习得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如果成人注意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语言,他们的语言就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反之,他们的语言发展就会迟缓。尽管聋幼儿的听力有障碍,但他们的生理发育还是要遵循这一共同规律的。当然,早期干预的对象,并不只是语前聋的幼儿,也应包括语后聋的人,即在听力发生障碍后,及早诊断听力损失的程度,选配合适的助听器,让他不失时机地监听、调节自己的语声,巩固和发展已有的语言。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