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100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助听器是听力下降人群生活中的一个伙伴,就像眼镜是视力下降人群必不可少的伙伴一样。说到助听器,可能多数人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到街上随便买一个助听器给老人戴上,认为只要戴上能听到声音就好,但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听得到并不代表能听得好、听得懂、听得舒适。
家里老人买的助听器,为什么在店里试着效果很好,回家以后就老是叽叽地叫呢?
助听效果与听声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1、验配室面积不大,而您家里可能空间比较大,建议在大屋说话时距离不要太远,最好2-3米以内。
2、听障者在佩戴初期应与对话者面对面。
3、开始佩戴应选择在安静的环境。如果佩戴者居住临街,关上窗户会好很多。
4、对话者的语速和音量要适宜。佩戴者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多声音了,一下子全听到了难免出现混乱的情况。
初戴助听器有必要的适应期过程
在中心初次调试,验配师与用户交流语速比较慢些的,参考1对1或1对2 的试听情况,给予的增益补偿相对较小,目的是按适应期第一阶段来设置的,不马上给耳蜗等较强刺激,循序渐进才是正确方法。回到家中,若有其他干扰声、1对多交流或家人语速较快都不利于听清。
助听器设置适当修改,以适应家中环境。
建议家人尽量别同时与用户对话,放慢交流语速,也可以每天朗读报纸训练,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一般一个月后会有明显改善,后期逐渐会将助听器补偿增益调至目标增益,使用助听器会越来越好的。
助听器就跟眼镜一样,不是一次性消费的产品,助听器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也需要进行调试。一旦产品出售,听力学专业人士就可随时为用户解疑答惑、进行微调以及听力情况监测。还是与助听器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吧,因为你们会时常碰面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