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跟人工耳蜗一样,都是助听装置,最早的助听器只是简单地把声音放大,现在用的助听器可以根据各频率的听力和患者需要选择性地放大不同频率的声音,也叫做非线性放大,让患者感觉小声听得到,大声不嫌吵。
助听器戴上效果不好怎么办?
助听器是辅助患者听力得到补偿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如果患者长年听不到声音,初次佩戴上助听器,耳朵开始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频率在刺激听觉反应,还有精神中枢,记忆,平衡感等等,大脑会一时接受不了,让患者突然不适应,所以要让患者在初次佩戴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循序渐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佩戴的效果与助听器的档次、自身的言语分辨率以及佩戴的时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具体建议去验配中心咨询或者调试。
一般老年人的听力属于渐进的听力损失,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流失慢慢的感觉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了,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这是由于某些频段丢失,长时间听不到这些频段的词语,就会造成言语的丢失,形成了“语音退化”,此时大脑识别言语的功能也在退化。听力损失时间越长,言语识别就越差。
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佩戴助听器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只要还有残余听力助听器对听损人士都是能有所帮助,但是否能够听得清楚,第一要看患者本人的言语分辨率如何,第二也需要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助听器以及配件才好。助听器只能是一个助听的效果,不要拿助听器和好的耳朵听力来对比,这个是没有对比度的,还有就是助听器的佩戴方法是否正确,再就是助听器的佩戴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不能求急。 如果效果不好也可以到专业助听器验配中心去进行调试,正规的验配中心的售后服务也更有保障。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听力损失的言语可懂度呢?
1.助听器是补偿声音的,听懂声音还是要靠自己大脑的配合。
2.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尽快佩戴助听器,把丢失的频段尽快补上。
3.佩戴助听器后,声音不要放的过大或过小,这样反而听不清楚。要适中,要舒适。
4.佩戴助听器后,与别人聊天时,要求与你聊天人的语速慢点,给大脑有一个反应的过程。
5.最好让家人给你每天念20分钟的报纸,听完后进行叙述,直到叙述正确为止,一定要坚持。
6.最重要的一点,一些有损失的人,因与别人沟通不畅,造成自闭,不爱说话。戴上助听器,要多与人沟通。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