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是一种帮助听取声音的装置,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将声音进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当患者不能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有效改善听力,并接受医生建议准备通过助听器改善交流时,要注意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器。
在选择助听器时,很多人往往先考虑价格而不是效果,该怎样去平衡两者的关系呢?
怎样选择助听器
1.年龄因素:
助听器选择和年龄因素有较大关系,如10岁以下的孩子不易选配定制式助听器,因定制式(耳内式)助听器是根据患者耳道来进行制作,而这类的耳道仍在变化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助听器外壳和耳道壁的贴合程度也会变化,容易产生啸叫、脱落丢失等情况。稍微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选择,但也会在配戴后1年左右就得更换外壳。操作不方便的人不易选择,比如手不够灵活的老人就不易选择外形较小的助听器,避免配戴麻烦。一般青少年、中年人群会比较在意助听器配戴后的隐形程度等。
2.听力损失程度因素:
像选择近视眼镜一样,助听器的选择同样受到功率限制。根据听力检查结果,才知道究竟需要多大功率的助听器?能否选择耳内式助听器,如极重度听力患者不易选择定制式(耳内式)助听器;高频部分丢失,中频仍由残余听力,可以选择带有移频功能的助听器;现在助听器都是全数字电脑编程的,要根据患者的听力检查数据来进行设置和调整;因患者所在地的条件不能进行听力测试,那就只能通过其他人描述,来选择通用型耳背式助听器(不需电脑进行编程),但此类助听器对噪音处理、言语声捕捉等方面和全数字电脑编程助听器是没有可比性的。这些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助听器效果。
3.现场试戴效果因素:
助听器品牌较多,声音会有差异。具体要试戴后看哪一种带着比较舒适;耳背式和定制式助听器试戴后的舒适程度也比较重要。专业的验配师也会在现场根据你的试戴效果来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相对最佳的配戴效果。
一定要自己亲自试戴助听器,体会一下助听器的感觉。一般来讲,如果戴上助听器,音量放到适中,能听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讲话声,这就初步说明有效果。决不能图方便,托别人去带一个助听器来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从国外带个价格不菲的助听器来,但事实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
我们这里就谈论几个有关于助听器价格的几个误区吧。
误区之一:助听器很便宜只要一两百元。
这点你放在十几二十年前是没有问题的,那些时候的助听器确实都是这个价格,他们也只能卖这个价格,而现在不同了,现在助听器的技术于以往大不相同,现在的助听器已经不是花一两百元买可以买的,以前这个价格的助听器我们称为模拟助听器,现在的助听器称为数字助听器,便宜的也要几千,贵的几万。
误区之二:助听器价格越贵越好。
我上面说了助听器价格都要上千上万了,但并不是说价格越贵越好,我遇到过不少听损患者,他们都有一个特性,家里很有钱,所以就怎么的呢,他们为了让自己听的效果更好,直接问我们要价格最贵的助听器,虽然你有钱但也不能这样啊,助听器价格的选择不仅仅是需要根据你家庭的经济条件的,最主要的是要看你的听损情况。
误区之三:价格越高的助听器效果越好。
其实这点和上面那一点是比较类似的,助听效果虽然和价格有关系,但是其关系却不是这么重要,就比如你是轻度听损患者,花了4,5万买了一个价格很贵,很高端的助听器也是没有必要的,效果不一定会很好,要根据你自己具体试听出来的结果选择,听起来清晰,戴起来舒服的才算好的助听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