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平日在家里和老人讲话的时候,和老人说完话后,老人的反应常常是“啊”“什么”“再说一遍”之类的词,或者老人完全没有反应,那家里老人说话听不清是什么原因呢?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耳背,专业点的名词称为老年性耳聋。 年纪大了之后,老年人往往会患有老年性耳聋,一般来说从45岁开始就会有这种现象的发生,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加深的。
家里老人总是听不清楚,戴助听器有效果吗?
60岁以上的老人,若出现无其他诱因的双耳听力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是自然衰老的一个过程,目前尚无医疗手段制止。配戴助听器是有效康复老年性听力下降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认为发现老人听力下降,越早了解助听器,选配并使用助听器效果越好。

虽然老年性听力下降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很多老人还抱有根深蒂固的思想,就认为能听见一点就不必要戴助听器,想着再等等,等到听不见了再配助听器。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听力很可能以前是单侧耳朵听的不好,逐渐发展为双侧两个耳朵听力都不好,可能再因为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听力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言语分辨率也会明显降低,在安静的时候听的还可以,越到嘈杂的环境中越听不清楚,分辨能力更差。

正是由于老年性的听力下降是人体自然衰老的听力方面的表现,我们建议老人和老人的儿女,一方面预防老年性听力下降,避免生活中噪声刺激,合理营养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延缓听力下降的发展,尽可能保留较好的听力和分辨能力;一方面积极使用助听器,多听,多说,多交流,改善老年性听力下降后带来的沟通和交流障碍,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听力障碍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如“温水煮青蛙”,待发现影响日常交流时,大多已经到了重度听力障碍的程度,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再有,有些老年人宁愿限制个人的社交生活,也不愿承认自己有听力问题。如果家人也不关心的话,听力损失会越来越严重,听错打岔多了会导致老人越来越沉默,听不见索性就不听了,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大脑接收到的听力信号少了,慢慢就变得迟钝,甚至诱发老年痴呆,这在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