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听神经的衰退,对低声和高声的接受范围都缩窄,声音低时听不见;声音高时,则由于重振现象而使其听到的声音随着外界声音的增大而异常增大,甚至会觉得嘈杂,也会听不清。因而会出现“小声听不见,大声嫌人吵”、“安静环境能听清,嘈杂环境听得困难”的现象。
只听到声音听不清说话还有必要配助听器吗?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听力下降年限有些长,还有就是言语分辨率低,有条件的话建议选择性能好点的助听器,还是坚持佩戴,多听一些声音去刺激大脑,会慢慢活跃起来,经过慢慢的康复训练会听得越来越好。具体请到专业的验配中心咨询。
只要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都有效果,可以去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检查一下听力,明确听力损失的情况,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想听的懂,首先要听的到。肯定是有必要配助听器的,至于听不清说话的内容是因为对声音不敏感,慢慢导致言语识别率降低,就会觉得没有效果。坚持双耳佩戴,每天慢慢适应,多听多交流,慢慢的是可以提高言语识别率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听力损失每下降10分贝,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因此,即便仅为轻度听力损失,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以便至大限度地保留大脑的认知功能。助听器等干预手段可以帮助弱听老人听到“丢失”的声音信号,维持大脑的听敏度。
助听器它只是一个辅助听力的一个电子产品,而且就像戴眼镜的人就算他佩戴眼镜也达不到正常人的视力,因为视力已经损失了,我们的听力也一样
1、要使听力患者听到声音相对较容易,即使仅有较少残留听力的听力患者,佩戴上助听器,经助听器放大也能听到声音,但要达到能听懂声音并不容易。
2、我们经常说要先听到--到听清--最后听懂。能听清楚声音是听懂语言的关键,在听清楚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训练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语言。有很多听力患者由于长时间听不到声音,只能听到正常语言声中的某一部分,就会感觉可以听到声音而听不清在说什么。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