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是随便买一台机器就完事,而要根据不同听障患者的不同听力状况进行一对一调试,一位患者选择最适合其听力状况的助听器功率,而且还要教会患者的日常操作,因此验配所需时间较长,患者一定要耐心等待。
配置助听器,需要做哪些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助听器怎么配?选配助听器是一个专业、复杂的过程,大致要经过如下6个步骤:

第一步,检查外耳道。
看是否有耳道湿疹、耳漏或耳道畸形等;清洁耵聍,观察鼓膜的状态,初步了解听损的原因。

第二步,做听力学检查。
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做纯音测听检查就可以了;如果是配合度较低的儿童就应该进行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40Hz相关电位及声反射和耳声发射检查。主观检测还需要做行为测听,在通过多种方法结实合了解了高频、中频和低频的听阈及听觉动态范围情况后,才能做到较为准确验配助听器。

第三步,进行助听器的选配。
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和生活需求,帮助病人选择不同的助听器。如年龄较大或很小、听力损失较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佩戴耳背机,因为该机外形较大,容易操作,并且输出功率很大;年轻的患者则宜用隐蔽的定制机,音质要求较高,需要选配功能复杂、价位很高的机器。
第四步,助听器的调节。
包括定制机的订单设计,耳模的设计制作,助听器频响的调节。
第五步,助听器效果的评估。
助听器佩戴后现立即可以做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真耳分析、声场环境助听听阈及言语分辨率测试。
第六步,制定随访计划。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佩戴助听器后,一定要定期随访,要知道助听器是功能康复器,听力在助听的同时,通常会出现变化,助听器的调节也要求不断变化。只有通过精心的选配、严密的跟踪随访,才能充分发挥助听器的功能。
助听器验配常识和注意事项?
配戴助听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帮助沟通与学习。但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人即使听力损失程度一样,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不完全一样;同样的听力损失,同样的机型,使用助听器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因此在佩戴前就需要验配助听器。
1、所谓“验配”即首先要给患者检查耳朵听力损失程度,就像配眼镜要检查视力一样,助听器验配是根据听力损失来配的,不能随便购买。
2、助听器需要验配。"验配"是指在助听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状况的助听器。助听器需要验配是因为每个人的听力损失千差万别,即使性质或程度相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对助听器声音的感受也不一样。
3、再者助听器本身也有千差万别。每一类、每一款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4、刚使用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和原有听力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需要适应一个阶段。一般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
5、助听器放大所有声音,听力患者长期生活在“安静”中,一旦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觉得吵而厌烦。因此配戴者必须再次学会排除不需要的背景声音。最初阶段,需要有耐心,助听器的配戴时间应慢慢加长,音量一开始应调小些,待习惯后再逐渐加大。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