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用户配了助听器之后,感觉听得更轻松了,但是会经常抱怨在嘈杂环境中听不清。在佩戴助听器最初几周,新用户对背景噪声会感到特别困扰。
戴助听器听不清跟助听器档次有关系吗?
助听器本身是一个放大器,所以当我们有听力损失的时候可以通过验配助听器来补偿听力。我们都知道配眼镜要测视力,那配助听器自然也要测听力。但测听力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需要测不同频率的损失各是多少,然后来调节助听器的补偿度。过去使用的模拟式助听器,是所有频率线性放大,而我们的听力损失并不是线性的。因此后来出现了数字式助听器,通过内置芯片的不同程序,来有效补偿听力。
戴上助听器听不清说话首先与自身原因有关,如果用户的听损重、言语识别率差,那肯定效果不会好,还有与助听器的性能有关,高端助听器能解决的环境更复杂,自然效果也会更好一些,再不济也可选配蓝牙配件,不过,所有的助听器只能解决用户听不见、听不懂,不可能保证让用户听起来清清楚楚,用户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助听器有严格的验配流程
即使选用数字式助听器,甚至是几万块的数字式助听器,如果没有科学的验配流程,也无法起到合适的助听作用。一般助听器验配的流程为:测听、做耳模、选机器、调机、使用后调机。以保证助听器芯片中的程序是合适的。
听得很好,补偿合适,也可能听不懂
有一种并不算罕见的病变是由于大脑听觉中枢病变引起的。因此即使听见声音,也可能理解不了声音,或者自己无法组织语言。助听器是帮助我们听声音,但它无法分辨声音。分辨声音是需要长时间地佩戴助听器才能理解声音的意思。
也就是说,每个初戴助听器的人,一开始可能并不适应,逐步适应后慢慢锻炼,也能慢慢提高听觉分辨能力,也就相对能听得清。如果属中枢神经性耳聋患者,也称蜗后性听力障碍者,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些,这是因为这些人的听觉神经衰退的缘故,虽刚佩戴助听器仍听不清或听不懂,但还是建议坚持佩戴助听器,这样才能刺激听觉神经,避免更大程度的衰退。
通常,助听器适应期要1至3个月。助听器新用户需要适应两个方面:一是助听器佩戴在耳朵上的异物感;二是适应经过助听器处理之后的各种声音变化。每个新用户的适应期会存在个体差异,通常听损越轻、听损时间越短、年龄越轻,其适应期会越短。
戴助听器听不清有很多原因,您首先应确定选用的助听器是否符合您的需求,用了几天发现还是听不清,检查一下电池以及是不是出现故障了,出现故障要及时送回厂检修或者向专业人员咨询,同时您也应该知道就算戴了助听器听力回到正常人的水平其实是很难的,毕竟医疗救助不是万能的,要想再改善一点必须认清自身情况,再结合聆听策略训练。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