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式助听器又叫耳后式或耳挂式助听器,是非常常见的助听器种类。耳背式助听器外观比较大,外形类似香蕉状,有着颜色不一的外壳,佩戴在耳朵后面,美观且隐蔽,不太容易被别人发现,因此很多人选择。
耳背式助听器效果好吗?
佩戴助听器要按照个人的听力情况在专业地方验配,如果听力很严重,就需要佩戴大功率助听器,很多耳内式助听器的功率是达不到的,佩戴器效果就达不到,所以佩戴助听器还是需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验配,根据各人情况配置最合适的。
耳背机佩戴方便,轻便。助听器靠在耳朵背后,连接耳塞或耳模(需定制)至耳道口,可方便地用手指调节音量电位器,随时控制远、近距离的聆听效果。体积相对耳道式的要大些适合油耳朵和中耳炎佩戴,适合聋儿康复中最为广泛的助听器。
耳背式助听器的缺点
1.耳背式助听器的麦克风小孔位于耳郭上方,天热或运动后头上的汗易渗入此孔及助听器的其他部位,引起助听器故障。
2.耳背式助听器位于耳后,开关和音量控制调节不便。
3.对外观要求较高的人而言,这种助听器还是太大、太显眼。
4.与盒式助听器相比,耳背式助听器的麦克风与授话器之间的距离更近,安装不当或增益大时容易引起授话器的声音溢出而再次进入麦克风,二次放大后引起声反馈啸叫,所以较大的耳背式助听器必须定制耳模。
5.容易产生堵耳效应。堵耳效应是指耳甲腔或外耳道入口被耳模闭塞后,患者感觉自己的发声似回声样或者听起来感到沉闷而不自然。堵耳效应主要限于2KHZ以下的中低频声,其产生机理主要为患者发声时,由于佩戴了耳模,声音不能外泄而引起外耳道壁震动,产生的声波再次传入耳内,从而导致外耳低频声压增强堵耳效应常为低频听力正常者不愿助听器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扩大耳模通气孔或使用开放性耳模,但容易引起声反馈及改变助听器频率响应范围。
耳背式助听器好还是耳内式的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的输出功率不是很高,仅适用于轻度、中度、中重度耳聋的患者使用。而耳背式的可以做到大功率,耳内式很少有做到大功率的。所以如果你的听力损失是极重度的,耳背式是首选。那么耳背式助听器和耳内式助听器哪一款比较好呢?首先,耳背式助听器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由于耳背式助听器佩戴使用置于耳后,易被头上流下的汗水侵蚀,继而损坏元器件。此外,耳背式助听器使用时旋钮调节困难,不适合手指活动欠协调的幼儿或老年人使用。在相同功能的助听效果情况下,耳背式助听器价格要便宜的多;但受外观大小的限制,耳内式没有蓝牙、FM等功能。具体如何选择,还要因个人需求而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