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连续、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于年轻人来说,长时间戴耳机或经常出入高分贝的音乐现场,都有损害听力的可能。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数据,目前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因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如用手机耳机听音乐)而面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残疾性听力损失人士数量或将增加至9亿多,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
年轻人轻度听力损失需要马上就佩戴助听器吗?
轻度损失要根据情况,因为我们通常说的轻度中度重度等是从平均听力损失来判断的,并不能完全表现一个人的听力具体的情况,需要了解到每个频率的损失情况,再根据每个人具体的听力需求来判断,建议到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咨询。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病
这些年,因为戴耳机导致听力损失而来看病的年轻人有不少。医生说。每次出门诊要接待20多位患者,这中间总有那么一两个是因为耳机使用不当导致听力损失的年轻人。
大学生中因娱乐性噪声引起的听力异常逐年上升。2015年《娱乐性噪声对大学生听力损失调查和临床病情分析》显示,12%~15%的大学生受到娱乐性噪声的影响,且一般在5~10年后发病。
2017年,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对该省某高校1616名学生进行“耳机使用现状及对听力损伤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36.38%的学生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症状,大四学生听力损伤的危险性是大一新生的1.427倍,不科学使用耳机的情况十分普遍。
这一结论也验证了2015年《大学生听力损失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发现。据调查,3.98%的受试者有戴耳机入睡的习惯,这将延长耳机佩戴时间,是导致噪声性听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试者会在嘈杂环境中提高耳机音量,以此掩蔽环境噪声,但这往往使耳机音量过大,从而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
如何保护听力免受损失?
首先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尽量少去噪音大的地方如KTV、舞厅等;

年轻人不要长时间配戴耳机,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

女性在怀孕期间,应预防感染 ;

减少不正确的挖耳次数或避免挖耳,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起耳道或者鼓膜损伤,引起耳道炎、鼓膜炎,进而影响听力;
老年人应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老年性耳聋;慎用耳毒性药物。
如果发现耳朵出现问题,应尽早到专业机构就诊,对于65岁以上老人及听力损失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听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