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误认为老年人听力损失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助听器。他们一方面不了解,在效果方面,现在的助听器已非昔日可比;另一方面是担心肋听器会加重听力损失。其实,助听器对老年人有益而无害。
听力损失多少的人需要戴助听器?
一般来说我们发现听力下降,越早配助听器越好,长时间没有声音刺激听神经,听力会渐进下降,听力下降长时间听不到正常的声音,言语分辨也会逐渐下降。即便以后佩戴了助听器也容易听得到声音,听不清别人说什么,到那时候即便佩戴了符合自己听力的助听器,效果也不那么理想了。
听力损失对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还会降低老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多老年人一但发现自己有听力损失会不愿意让人知道。回避或拒绝佩戴助听设备,其原因不乏是不想给儿女造成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对助听器对康复过程的帮助缺少了解,缺乏信心。
1997年WTO标准,正常听力是在25分贝以内,26到40分贝是轻度听力损失,41到60是中度听力损失,61到80是重度听力损失,81以上就属于极重度听力损失,根据你的生活工作环境来选择。

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要依据听力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选配助听器,根据国家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如下几类;
正常听力范围;-10~25分贝,属于声音正常。
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对生活中细小的声音就难以分辨了。
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对日常与人言语交流就有些困难了,会感到言语听不清楚。
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就需要较大的声音与人交流,甚至听不清楚模糊。
重度听力损失;71~90分贝以上,就需要大声的喊叫,汽车的鸣笛较大的声音才有反应了,
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就必须只有助听器来帮助听到了。
一般41~55分贝的听力损失就要配助听器了,总之越早配助听器越好。

听力下降长期不治疗是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的,曾经彭博学院流行病学助理科学家 Jennifer A.Deal 博士和她的同事Reed 公开了更多更详细的相关数据。报告中指出:与听力正常的人相比,在10年中,每100个未助听的听力损失人士中,有3.2人患有痴呆症,比正常组高出50%的发病率;3.6人摔倒致伤,较正常组高出30%;6.9人患上抑郁症,相比较正常组高出40%。
国外某机构给出了一个数据没有配戴助听器的老年人比听力正常的同龄人要承担的医疗费用,平均要高出46%。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