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听力学家最近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在两个地方,分别对43位平均年龄为68岁的听障人士进行了评估。所有参与者均呈现轻微到中度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研究人员同时对参与者进行噪声下言语测试和听力测试来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通过多种参数对比显示,听障患者佩戴助听器即时便可获得益处,例如:佩戴助听器后,患者助听阈值(佩戴助听器后能听到信号的最低强度级)降低,在有害信噪比环境中听力表现提高,自我声音感知度提高。并且,在为期30天的测试过程中,这些收益还出现了微弱的持续改善趋 势。测试过程中,受试人员平均日佩戴助听器的时间为10小时以上。

简言之,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正确使用助听器,最短一个月内,患者便能明显感到助听器带来的好处。
用哪种方法评估助听器最准确?
1. 助听听阈评估:通过挥着佩戴助听器后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来验证助听器声音调试的大小,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验证方法之一。
2. 问卷调查评估:指的是通过验配后的助听器能否起到期望的效果,听力学家需要对患者的收益效果和最终效果通过标准化的调查问卷来进行主观判断。这种方式国外使用较多。
3. 言语测试:在佩戴助听器后通过耳机或音响播放录制好的词汇表,此表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短句。用户听到什么词汇,就进行复述,分别记录复述正确数量和错误数量。助听器验配中做言语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成人助听器在言语交流时的音量大小是否合适,助听器的参数调试和设置是否合理,我们佩戴助听器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言语交流能力等。因此,言语测试在我们成人助听器验配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真耳分析:是根据每个人耳道的差异通过专业的真耳分析的仪器进行个性化的精准调配。常规助听器验配仅仅做了助听后声场测试或通过询问主观感受,进行调试,调试参数误差较大,患者满意度低,遇见外、中耳畸形、外中耳术后患者更甚。因此要做到精准验配必须结合真耳测试才能助听器实际输出达到目标。有研究表明,真耳测试评估增益的准确度在3dB,而声场功能性评估增益大约在15dB,可见真耳测试是目前助听器放大效果评估最精准的手段。对于儿童一般来说进行完真耳测试和行为功能验证就可以进行佩戴了
5. 常规问询调试:一般在经过上述客观调试后,一般成人根据每个个人主观意识的不同,还会有细微的不同需求,在临床上常常会遇见例如常规选配后堵耳效应或响度重振比较严重,以及外中耳结构性改变以及助听更新换代后不能适应等等个性化问题,也可以根据个人具体的需求,通过精准调试助听器增益参数解决。
在听力保健意识发达的国家,人们不分年龄段,只要刚刚 感觉到听觉吃力,即使很年轻,即使只是轻度听力下降,也会预约检查听力,他们的听觉敏感度因而能够保持在较好的水平。在我国,很多患者期望只要还能听到, 就要“自力更生”,尽可能不使用辅助工具,等到实在不行了,才来选配助听器,并且要求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就视为没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