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听力系统机能也日趋减弱。部分老年人因听力下降减少与外界交流,心理变得孤僻,甚至老年痴呆,这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老年人应尽早佩戴助听器,老年人尽早佩戴助听器不但能够减缓听力损失程度,维持正常听力活动,而且能避免老年人晚年生活受到影响。
在佩戴前,老人相对于一直处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带上助听器后,听到的周围环境声、言语声、噪声都比较多,所以要学会带机时注意集中精力,听周围人讲话,区分噪声等;刚开始戴时,时间要逐渐增加;与家人交流时,语句要简单、语速放慢一点、避免过度的疲劳;如果由于长时间的听力下降,语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老人佩戴助听器需要注意什么?
1、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耳聋的原因、使用的环境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条件的助听器。
2、对助听器要有恰当的期望值,特别是刚开始佩戴时,要有耐心和决心,因为助听器性能再好,它也不能代替自己的耳朵,要慢慢熟悉它,了解它才能驾驭它。
3、就像配眼镜前先验光一样,配助听器前一定要先检查听力,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去选择助听器才能准确。另外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验配机构,千万不要随便买一台就戴,否则助听器不但不能补偿听力,相反还会损伤原有的听力,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4、为了更好地发挥助听器的作用,在验配助听器时一定要先按照自己的耳型制作一个耳模。耳模不但能使助听器佩戴舒适,而且可以改善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有时起到助听器本身起不到的作用。
5、就像我们要适应眼镜和义齿一样,对助听器也存在一个适应过程。
老年人戴助听器后要有一段适应期,而有时,这个适应期还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为了尽快适应,有几点要提醒老人注意。
(1)、配助听器前,老年人一直处于安静环境中,一旦戴上,周围的声音突然放大会不适应。因此要学会戴机集中精力,听周围人讲话,区分背景噪音。
(2)、开始戴助听器时,每天1—3个小时,3个月或半年后逐渐增加戴机时间。
(3)、戴助听器与家人朋友交谈时,说话慢一点,语句简单些,避免过度疲劳。
老年人戴助听器不适应怎么办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注意什么 老人如何选配助听器
(4)、戴助听器后,如果觉得听清每个字困难,可适量放大助听器增益,但要避免因放得过大而产生噪音,且宜采用近距离放低音量的交流方式。
(5)、由于长时间听力下降,语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戴助听器的老年人每天应通过朗读练习,掌控自身发音强度,使之调整到适当的音量。
(6)、最后再去听电台和电视的播音,不要追求太高,听懂即可。
老年人需要根据听力损失的情况选择助听器,尤其是老年人手指的灵活程度下降,更加需要综合考虑其听力情况、生活的周边环境、助听器的操作方便性等特征。刚佩戴助听器肯定是不适应,正常人耳朵里塞个东西也是不舒服,但习惯了也就没问题了,心里要有这个思想准备。佩戴时间慢慢延长,先从安静环境戴,适应后再慢慢过度到噪杂环境,与老人说话开始应尽量语速慢一些,多与老人交流,耐心的帮助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戴助听器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听力退化导致的各种问题。
家人应多与老人交流,与老人说话开始应尽量语速慢一些,咬字清楚些,多些耐心,让老人慢慢适应,时间长了就能正常交流了,这个同样也是急不来的。多与老人交流,耐心的帮助鼓励老人度过适应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