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听力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听不清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但我们身边应该或多或少有听力下降的人存在,所以我们应该都体验过与听力下降人士交流的过程其实不容易,一旦出现听力下降,对于言语的感知就非常有限了。一些突发性的听力减退或者由一些原因导致的短时间内听力下降,如果及时就医,听力还有恢复或者提升的可能。
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听力恢复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就要在听不清甚至听不见的世界艰难度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听力下降的人可以借助助听器重建听力,以方便与人交流。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人对助听器有一些误解,导致听力下降后迟迟不愿意接受助听器。
为什么助听器越晚戴效果越差?
听力下降按其下降程度分为轻度听力损失、中度听力损失、重度听力损失以及极重度听力损失等几个类型。一般出现听力下降后不能恢复的人的听力是慢慢加重的,如果听力下降时间久了而不去干预,用进废退,对于小声音的感知会越来越差。
言语识别率(尤其是噪声下的言语识别率)是助听器佩戴效果的主要评估项目,在听力继续下降的同时,言语识别能力也会逐渐减退,这就导致助听器的佩戴效果也越来越差。
另外,听力下降还可导致语言障碍。因为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同在颞叶,而听觉语言中枢需要完好的听觉系统传导,当听力减退时,听觉传导减少,听觉语言中枢接到的信息自然相应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聋哑”。这种听觉和听觉语言中枢的长期“不协调”,就可能导致大脑某个特定区域的功能失灵。

有人担心使用助听器会产生很依赖,理由是一旦停止使用,听力好像退步,大脑也反应不过来,但其实这只是使用惯性的结果。事实上听力损失的时间越长,对听神经的刺激越少,听力才会下降的明显,所以,越晚佩戴助听器,效果才会越差。

所以建议大家,一旦发现有听力损失,要及时干预,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尽早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如果等到下降到影响正常交流时,再想恢复就不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了,即使佩戴了合适的助听器,还是不能很快达到理想的效果,重新把丢失的听力记忆,一点一点找回来,将会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不要在大街上随便找个店铺配助听器。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