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实质上是一种低频放大器,可用耳机进行放音,当使用者用上耳机后,可提高老年者的听觉,同时可对青少年的学习和记忆能带来方便。塞”、“失真”和“不自在”“难受”的感觉,影响听到声音。
戴上助听器感觉闷,堵,不舒服。堵耳效应的产生是指本来应该经由外耳道软骨部分宣泄出去的能量,现在由于助听器的阻挡不能释放出去,最后气道和骨导这两部分多余的能量叠加在一起,就让助听器佩戴者觉得声音很闷,有震感,有回音,有堵耳效应的用户最常见的抱怨就是听自己说话声音很闷,感觉头上像套了一个桶,严重的用户会说有震感,头晕。
你的助听器为什么戴着不舒服?
1.声音方面
(1)、声音太吵,听不清:通常反映在高频或低频噪声过多,掩盖了语频区的声音,使患者不能听清他人说话;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高频补偿不够,同样导致患者语言分辨率差。解决办法:按照患者的听力损失状况和助听器的频率特性,同时参考患者对声音的主观反应,适当地调节助听器的频响,满足患者的需要。
(2)、声音太刺耳,受不了:通常并不是反映音量太大,而是助听器的至大输出超出了患者的不舒适阈,因而在听大声时,患者感觉太刺耳,当把音量调低时,又听不见。如果是带有输出调节功能的助听器,可以降低助听器的至大输出;如果是低档的线性助听器,而且又没有削峰限制,只能更换一个带有压缩功能的海之声助听器。
(3)、啸叫:助听器使用者经常会抱怨助听器佩戴过程中有时会发出"尖叫声",这就是声反馈,这是由于经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传入耳内后被鼓膜或耳道再次反射漏出耳道返回助听器的麦克风造成的。处理方法见上。
(4)、说话时有回声:基本上都是因为助听器低频增益过多造成的,适当削减低频或总音量,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压缩线路类助听器拐点偏低、压缩过大,适当调节压缩特性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一般往往低频听阈小于40分贝的用户,更容易出现堵耳现象。这是由于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聋校教学,所以患者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变大、变调。
2.佩戴方面
(1)、耳朵堵得难受,感觉闷:如果患者听力损失不是很严重(比如不超过70分贝),海之声助听器上开气孔后就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2)、耳道感觉刺痛:用耳镜仔细观察耳道,看看是否耳道内部有局部红点,可能是助听器出声管过长触及耳道壁,也可能是助听器头部稍大,剪去出声管,问题是否就解决了。如果不行,可能就得动用工具来打磨了。
(3)、耳道里红肿、疼痛:如果不是特别感觉胀痛,耳镜观察红肿范围较大,很有可能患者耳道反应过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也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更换防过敏外壳是可以尝试的办法。
注意!助听器最好是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验配,只有经过专业验配的助听器才能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小贴士:
刚佩戴助听器的人,是要有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刚开始助听器只能在安静环境下戴,一般一天只能戴一两个小时,如果佩戴时间较长有不适就取下助听器休息会,合适的助听器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声音过大引起,你可到当时的助听器验配中心找验配师调试来解决。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