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仕达验配专家分析:如何为堵耳效应患者选配助听器 - 助听器知识 - 欧仕达听力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欧仕达助听器】
听力科学
有些听障患者佩戴了助听器后总说声音发堵、发闷,自己说话声太大,或者堵得慌等症状,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上述症状,专业术语称为“堵耳效应”。即当外耳道被堵塞后,外耳道内声压增大,声能升高,传递到内耳后引起1000Hz以下频率的骨导阈值降低的现象。
大部分患者在佩戴助听器初期都会有些不习惯,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就好了。佩戴助听器初期的患者大多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感觉,一般佩戴一段时间就好了。但若出现非常难受的情况,需考虑采用开放耳助听器或加大通气孔结合验配软件调试的办法解决。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对堵耳效应太敏感,这种情况是现在的技术所没办法解决的。这位张女士32岁,不明原因听力下降2年了,安静环境下交流没有明显沟通问题,但在人多、环境嘈杂的环境下容易听不清楚。
一年前,张女士选配了一款深耳道式助听器,助听器戴上后自己说话回声很重,同时在噪声环境下,助听器对环境噪声以及周围人说话的声音都会有放大,佩戴后反映声音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楚。
是的,按照国际听力损失分级标准,患者右耳36分贝,左耳37分贝属于轻度的听力损失。根据患者的听力图可以看得出来,大部分的频率点都在言语香蕉图内,所以安静环境下大致的言语交流没有问题,但是嘈杂环境下容易听不清楚。患者左耳低频250、500HZ分别为40,30分贝,患者右耳低频250、500HZ分别为45,40分贝的听力损失,患者佩戴深耳道式助听器自己说话回声很重是典型的堵耳效应。因为堵耳效应,患者在噪声环境下声音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楚。一方面,可能患者说话声的回音与外界的言语声两者叠加重合最后传入患者的言语中枢,导致其言语识别率降低。另外一方面,患者对于助听器降噪功能要求比较高,之前其所佩戴的助听器降噪水平可能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就国内很多的验配师来说,一方面会先通过选择降低低频增益,增加高频增益的调试助听器的方法尝试去解决。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因低频增益补偿过多导致的堵耳,但是无法消除因助听器堵住耳朵的本身的产生的堵耳效应。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验配师会选择对定制式助听器增大通气孔直径。有人在耳道式助听器上研究发现,1 mm 的通气孔仅在200 Hz 处降低5 dB ,对于400 Hz 以上的频率无任何影响,当通气孔直径大于3 mm 时,堵耳效应才会明显减弱。考虑到中国人的耳道通气孔可使外耳道软骨的低频振动能量释放出去,但也不可避免地将助听器的低频增益降低,患者听自己的说话声变得自然,但听别人的说话声却觉得声音偏小。有听力学家通过临床发现,对于堵耳比较敏感的患者,通过开放耳选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后来我为张女士试戴了一款欧仕达的领航90RIC,这个系列是欧仕达比较高端的一款产品,有128通道信号处理,32通道压缩可调,更重要的是拥有顶级CASA噪声管理系统,降噪效果非常出色,在噪声环境下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更好的聆听。张女士试听了欧仕达这款开放耳后,通过验配师专业调试,其本身说话回音消除了,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明显提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austar@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相关文章